第293章 这一届的年轻人一(2 / 2)
的无数案件,特别是那个偷邻居鸡给生病母亲补身体的孝子。
父亲当时说:&0t;法不外乎人情。
&0t;盛子新以此为切入点,既肯定法律的严肃性,又强调特殊情况下的酌情处理,最后提出建立官方济贫机制的根本解决之道。
&0t;鸡兔同笼&0t;的算术题更是盛子新的拿手好戏。
他从小帮父亲计算税赋,对这类题目驾轻就熟,不一会儿就解出了答案。
将门子弟那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李穆好歹听兄长李贤讲过陇西战事,勉强凑出几行字。
李远咬着笔杆,半天只憋出&0t;誓死为汉王效力&0t;几个大字。
高季式更绝,直接写下家族显赫身份,然后就开始东张西望。
&0t;看什么看!
&0t;监考官走到高季式面前,严厉地瞪着他。
高季式满不在乎:&0t;我爹是度支尚书,我大哥是原州刺史,我二哥是右威卫将军,我三哥是抚军大将军。
汉王需要的是我们这样的人才,不是那些只会写字的书呆子。
&0t;
这番言论引得周围士子侧目而视。
郦道元闻声走来,冷冷地说:&0t;考场之上,只论才学,不论出身。
再喧哗者,逐出考场!
&0t;
高季式撇撇嘴,却也不敢再出声,百无聊赖地翘起二郎腿,叼着笔杆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考场内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和偶尔的咳嗽声。
盛子新答完所有题目,又仔细检查了一遍。
他想起临行前母亲的叮嘱:&0t;不求高中榜,但求无愧于心。
&0t;现在,他可以坦然面对母亲的期望了。
&0t;时辰到!
停笔!
&0t;随着郦道元的宣布,差役们开始收卷。
有人长舒一口气,有人懊恼地看着未完成的答卷,还有人自信满满地交上试卷。
杨愔和柳庆在考场外汇合,两人相视一笑。
&0t;如何?&0t;柳庆问道。
&0t;尽力而为。
&0t;杨愔谦虚地回答,转而问道,&0t;柳兄呢?&0t;
柳庆眼中闪着光:&0t;陇西那道题,我提出了双语学堂的建议。
若能被采纳,实乃百姓之福。
&0t;
盛子新也走了过来,三人结伴离开。
身后,李穆、李远和高季式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家仆立刻迎上去递上暖手炉和斗篷。
&0t;考得怎样?&0t;高季式大声问道,故意让周围人都能听见。
李远满不在乎:&0t;反正我哥说了,就算考不上,也能给我谋个军职。
&0t;
他们的笑声在寒风中格外刺耳。
盛子新皱了皱眉,加快脚步。
他相信,汉王需要的不是这种纨绔子弟,而是真正有才学、有抱负的士子。
远处,郦道元站在考场门口,目送士子们离去。
他手中拿着几份特别出色的答卷,其中就包括杨愔、柳庆和盛子新的。
老大人捋着胡须,若有所思:&0t;汉国之兴,必赖此辈。
&0t;
夕阳西下,将长安城的屋檐染成金色。
次吏考落下帷幕,而这些士子们的命运,才刚刚开始转折。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