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汉魏玉壁之战十(1 / 3)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河东大地———
泰州的夏日炙热,山间的风沙吹拂,泾州的羌人领李明达已率领一万铁骑踏破了河东的宁静。
马蹄声如雷,卷起的尘土遮蔽了半片天空。
羌兵们身着皮甲,腰挎弯刀,眼中闪烁着掠夺的光芒。
&0t;领,前方就是柳家坞堡!
&0t;斥候策马回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李明达捋了捋浓密的胡须,眯起眼睛望向远处高耸的坞堡城墙。
他年约四十,左颊一道刀疤从眼角延伸到下巴,那是十年前与契胡厮杀留下的印记。
&0t;河东各城坚壁清野,唯独这些世家大族自恃坞堡坚深,不肯入城避难。
&0t;他冷笑道,&0t;今日就让他们知道,在这乱世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0t;
柳家坞堡内,柳澄正与几位族兄在厅中议事。
这位柳家少主年方二十五,面容白皙,举手投足间尽是世家公子的优雅。
&0t;少主,探子来报,羌人已至十里外!
&0t;家仆慌张地闯入厅内。
柳澄手中的茶盏一顿,茶水溅出几滴在锦袍上。
他强自镇定道:&0t;慌什么?我柳家坞堡墙高池深,岂是那些蛮夷能攻破的?传令下去,紧闭城门,加强戒备!
&0t;
然而当夜,羌人如潮水般涌来。
火箭如雨点般射入堡内,点燃了粮仓和马厩。
柳澄站在城楼上,看着火光中狰狞的羌兵面孔,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从未想过,自幼习读的诗书礼仪,在这生死关头竟毫无用处。
&0t;少主,西门被攻破了!
&0t;家仆满脸是血地跑来报告。
柳澄脑中一片空白,耳边只剩下喊杀声和惨叫声。
当他被羌兵按倒在地时,才真正明白父亲柳虬为何坚持将老幼送入城中避难——原来父亲早料到会有今日。
&0t;这就是柳家少主?&0t;李明达用刀尖挑起柳澄的下巴,&0t;带走!
这些世家公子细皮嫩肉,正好给兄弟们当奴隶使唤!
&0t;
柳澄被铁链锁住双手,与其他柳家壮丁一起被驱赶着前行。
身后,柳家坞堡在烈火中坍塌,他世代积累的财富被羌人洗劫一空。
鞭子抽在背上时,柳澄咬破了嘴唇,心中第一次对那个称病不出的汉王生出了怨恨——若是汉王出兵,柳家何至于此?
第二天,薛家坞堡———
&0t;报——羌人已攻破柳家防线!
&0t;
斥候的急报让薛家坞堡内的气氛骤然紧张。
薛修义站在城楼上,远眺西方,那里升起的浓烟遮蔽了半边天空。
他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白。
这位年近六旬的前安北将军,眉宇间仍透着军人的刚毅。
&0t;父亲,柳家已遭毒手,我们&0t;长子薛孝通站在父亲身后,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虑。
薛修义没有回头,只是冷冷道:&0t;柳家自恃坞堡坚深,却不知兵事。
我们薛家不同。
&0t;
坞堡内,数千家奴正在紧张备战。
薛修义年轻时曾任安北将军,深谙兵法。
这些年来,他虽隐居河东,却从未放松对家奴的军事训练。
此刻,这些平日耕作的农夫都换上了皮甲,手持长矛,在薛家子弟的指挥下严阵以待。
&0t;老爷,羌人距此已不足二十里!
&0t;管家匆匆跑来报告。
薛修义终于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众人:&0t;传我命令,妇孺全部退入内堡,十五岁以上男丁各就各位。
崇礼守东门,凤贤守西门,善儿随我坐镇中军。
&0t;
众人领命而去,只有薛孝通迟疑了一下:&0t;父亲,我们是否该向蒲坂求援?汉王&0t;
&0t;住口!
&0t;薛修义突然暴喝,吓得薛孝通后退半步,&0t;上次杨檦来报信时,我们是如何回绝汉王的?现在去求援,岂不是自取其辱!
&0t;
薛孝通低下头,但眼中仍有不甘。
他想起半月前,汉王使者杨檦来请薛氏入城避难。
父亲却以薛家世代居于此地,什么风浪没见过,严厉得拒绝了杨檦。
&0t;去吧,做好你该做的事。
&0t;薛修义挥了挥手,语气缓和了些。
薛孝通行礼退下,心中却思绪万千。
他想起那些从长安传来的消息,汉王如何礼贤下士,如何减免赋税,如何整顿吏治与如今北魏朝廷的腐败形成鲜明对比。
黄昏时分,羌人的铁骑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黑压压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