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高敖曹征战陇西四(1 / 3)
春日的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进长安未央宫的书房。
案几上堆满了竹简与文书,一缕檀香袅袅升起,在阳光中化作细碎的金尘。
刘璟手持高昂送来的奏章,目光一行行扫过,眉宇间的凝重渐渐舒展,最终化作一抹欣慰的笑意。
&0t;好!
&0t;他轻拍桌案,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苏绰,&0t;二弟终于开窍了,不再一味蛮干,懂得用谋略了。
&0t;
苏绰正执笔批阅军务,闻言搁下毛笔,伸手接过奏章。
他的指尖轻轻抚过竹简上的字迹,眉头微蹙,又缓缓舒展。
这位以谋略着称的军师向来沉稳,此刻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
&0t;高将军此计甚妙,&0t;苏绰细细读完,不由点头赞许,&0t;以粮草诱敌,再设伏围剿,确实能打羌人一个措手不及。
&0t;他抬眼看向刘璟,补充道:&0t;看来这些年您没少费心教导。
&0t;
刘璟朗声一笑,起身踱步至窗前,阳光映在他刚毅的侧脸上。
他望着北方,仿佛能透过重重城墙,看到边关的风沙与战火。
记忆闪回到五年前,那个莽撞的少年将军第一次站在他面前请战的场景。
&0t;这小子总算学会用脑子打仗了。
&0t;他语气中带着几分兄长般的欣慰,却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0t;只是&0t;
苏绰敏锐地捕捉到了主君的迟疑:&0t;将军可是担心什么?&0t;
刘璟转过身,阳光在他身后投下长长的阴影:&0t;他这份奏章里,还藏着没说尽的话。
&0t;他走回案前,手指点在竹简某处,&0t;你看这里,他提到要&039;断其后路&039;,却没说具体如何行事。
&0t;
苏绰重新审视奏章,突然瞳孔微缩:&0t;高将军此计虽妙,但手段狠绝,一旦施行,必会激起羌人贵族的拼死反抗。
&0t;他放下竹简,声音低沉,&0t;若他们联合各部,殊死一搏,恐怕边境局势会更加动荡。
&0t;
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檀香袅袅上升。
刘璟沉默片刻,目光渐冷。
他转身背对阳光,面容隐入阴影之中,唯有声音低沉而坚定:&0t;那就让他们反抗吧。
&0t;
苏绰抬眼看他,似要再劝:&0t;大王,凉州局势复杂,若是&0t;
&0t;苏参军,”
刘璟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0t;这一年我们给过羌人多少次机会?他们可曾珍惜过?每次招抚后不出半月,必定再起叛乱。
&0t;他走至墙边,取下悬挂的宝剑,拇指轻抚剑鞘上的纹路,&0t;我刘氏祖训里有一句,是说&039;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039;。
&0t;
苏绰看着主君的背影,欲言又止。
他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密报,关于羌人各部暗中联络的消息。
但此刻,他明白任何劝谏都已无用。
&0t;传令高昂,准其所请。
&0t;刘璟一字一顿道,拇指推开剑鞘,寒光一闪而逝,&0t;务必——斩草除根!
&0t;
窗外,一阵春风拂过,庭中梨花簌簌而落,洁白如雪。
而书房内,空气却仿佛凝滞,只剩下那一句冰冷的军令,在寂静中回荡。
苏绰深深一揖:&0t;属下这就去拟令。
&0t;转身时,他的目光扫过案几上另一份被压在最下面的奏章——那是凉州刺史关于羌人妇孺安置的请示。
羌王大帐
黑水河畔,夜色深沉。
湍急的水声隐约可闻,羌王大帐内火光摇曳,映照出莫折念生那张布满刺青的狰狞面孔。
他猛地掀翻案几,铜壶酒盏&0t;哐当&0t;一声砸在地上,酒液四溅,染红了铺地的兽皮。
&0t;一个月!
折损了一万多人!
&0t;他怒吼着,声音如同闷雷,震得帐内众将纷纷低头,&0t;连敌人的主力在哪都不知道!
你们是让汉人当兔子耍了吗?!
&0t;
大将万矣丑奴单膝跪地,额头渗出冷汗。
他想起前日战场上那个如同鬼魅般出现的汉人将领,不禁握紧了拳头:&0t;大王息怒!
现已查明,这支军队是长安刘璟派来的,主帅正是高昂!
&0t;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年轻的将领赫连杰倒吸一口冷气:&0t;可是那个&039;今项羽&039;?&0t;
&0t;正是!
&0t;万矣丑奴咬牙道,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惧意,&0t;据探子报,他们最多三万人,但行军诡秘,我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