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高澄的六个儿子(2 / 3)

加入书签

苑之战,他临阵脱逃,导致山东儿郎损失惨重,如今却还敢邀功请赏。\"

陈元康叹息:\"尉长命是丞相的旧部,确实...确实有些过分了。\"

\"何止过分!\"高澄猛地拍案,\"那些鲜卑将领,视汉人如草芥,盘剥无度。山东四州的汉儿本就饱受歧视,这次沙苑战败,他们的子弟兵损失最重,怎能不反?\"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要让父亲看看,他信任的这些旧部是什么货色。也要让他知道,没有我,他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

一个月后,东柏堂张灯结彩,高澄为四个儿子举行满月宴。朝中重臣纷纷前来祝贺,堂内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高欢也亲自前来,看着四个孙子,老怀大慰:\"好!好!我高家子孙兴旺,这是天佑我高氏啊!\"

高澄恭敬地为父亲斟酒:\"全赖父亲福荫。\"

父子二人表面和睦,但目光交汇时,却各有深意。

\"听说山东近来有些不太平?\"高欢突然问道,目光如炬地盯着儿子。

高澄心中一惊,看来自己身边还有父亲的眼线,但面上不动声色:\"只是些流民小骚动,儿臣已经派人处理,不敢劳烦父亲费心。\"

高欢点点头,似乎信了儿子的话,但眼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他转头对一旁的段韶说道:\"铁伐,你多留意山东的情况,若有变故,立即报我。\"

段韶恭敬领命,高澄的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

宴至半酣,高澄借故离席,来到后院。陈元康早已等在那里。

\"主公,邢杲已经在北海起事,自称鲁王,年号天统。响应者已超过十万户。\"

高澄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好!让火烧得更旺些。等父亲不得不亲自出兵平叛时,就会知道那些鲜卑旧将的无能了。\"

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山东青州一带。

沙苑战败的消息传回后,几乎家家挂孝。那些随军出征的山东子弟,十之八九再没能回来。

“天杀的鲜卑人!”满脸风霜的老农蹲在田埂上,狠狠啐了一口,“抢我们的粮食,征我们的子弟去送死,如今连这最后一点活路都不给了!”

他面前的田地已经荒芜,原本应该长满庄稼的土地上,只有几株枯草在秋风中颤抖。

旁边的老者叹息道:“听说朝廷又要加征赋税,说是要补偿战损。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几个衣衫褴褛的农民聚在一起,脸上都是绝望之色。他们的土地大多被鲜卑贵族强占,只能沦为佃户,每年交完租子所剩无几。如今赋税再加,简直是要将他们逼上绝路。

“听说北海那边出了个邢杲,聚集了上万流民,要讨个公道!”一个年轻人压低声音道。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既有恐惧,也有一丝期盼。

---

北海城外,流民营地。

邢杲站在高处,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这些人大多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也有不少是在沙苑之战中失去亲人的家属。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中都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乡亲们!”邢杲声音洪亮,在秋风中传得很远,“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纳粮缴税,出征打仗,可换来了什么?”

人群中响起阵阵呜咽和怒吼。

“鲜卑贵族强占我们的土地,欺辱我们的妻女,还把我们的子弟送上战场送死!如今天灾人祸,朝廷不但不赈济,还要加征赋税!这是要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啊!”

“反了吧!”人群中有人高喊。

“对!反了吧!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个痛快!”

邢杲举起手臂,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今日我邢杲在此立誓,愿带领大家讨个公道!既然朝廷不给我们活路,我们就自己闯出一条生路来!”

旬日之间,响应者超过十万户。流民们推举邢杲为首领,在北海正式起义,自称鲁王,年号天统。

时间回到现在———

宴席结束后,高欢将高澄叫到书房。

\"澄儿,山东的情况到底如何?\"高欢直视着儿子,目光锐利。

高澄故作镇定:\"父亲不必担忧,只是些流民骚动,儿臣已经...\"

\"够了!\"高欢猛地拍案,\"你真当我老糊涂了?邢杲起兵,旬日之间聚众十万,这是小骚动?\"

高澄面不改色:\"父亲既然知道,为何不在宴席上点破?\"

高欢冷笑:\"我要看看你究竟想做什么。隐瞒军情,你是想让叛军坐大,好看我笑话?\"

\"儿臣不敢,\"高澄躬身道,\"只是觉得父亲近来身体刚好,不宜操劳。那些鲜卑将领...\"

\"住口!\"高欢喝道,\"我知道你对尉长命等人不满,但这不是你拿国家大事儿戏的理由!\"

父子二人对视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