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侯大将军南下(1 / 3)

加入书签

邺城的十月,秋风已带肃杀之气。

高澄站在东柏堂的高阁上,望着宫城外鳞次栉比的屋宇。刚刚顺利铲除孙腾的余威尚在,但他的眉头却紧锁着。下一个目标——侯景,远比孙腾难对付得多。他故意让侯景等在拜见自己,没想到侯景真就乖乖来了,他不让侯景进门,侯景就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外,一动不动……

\"世子,侯景已在门外等候七日了。\"心腹张岳低声禀报,\"每日辰时必到,酉时方归,就坐在那把胡椅上,风雨无阻。\"

高澄冷哼一声:\"倒要看他能装到几时。\"

他为何非要除掉侯景?不仅因为这老将手握重兵,更因为那个永远挂在侯景嘴边的故事——每次宴饮醉酒,侯景总要撩起裤腿,指着那道狰狞的伤疤对众将吹嘘:\"瞧见没?这条腿是为救丞相瘸的!当年在怀朔,要不是我侯景拼死挡住那一箭,丞相早就...\"

想到这里,高澄狠狠攥紧了栏杆。他感激侯景救父之恩,但这份恩情被反复提及,就成了对他权威的挑衅。一个总是提醒你欠他性命的功臣,留不得。

\"崔暹那边查得如何?\"高澄转头问。

张岳面露难色:\"回世子,侯景确实贪财,但...都是塞外掠夺所得,或是他自家商队赚来的。军饷分文未动,战利品也多分给将士。军中皆称其豪爽。\"

高澄的手指猛然收紧。一个贪财却懂得收买人心的人,比一个清官更可怕。\"明明贪财却能克制自己...\"他喃喃自语,\"此人野心,不小啊。\"

——————

东柏堂外,侯景端坐在胡椅上,面色平静如水。

路过的官员们窃窃私语,都在猜测这位功勋老将为何被世子晾在门外七日之久。

侯景心中冷笑。高澄这小儿的把戏,他看得分明——无非是想用对付库狄回洛的法子来整治他。先冷落折辱,再逼自己向他服软。

但他侯景不是库狄回洛。

\"将军,已是第七日了。\"亲兵低声提醒,\"世子这般折辱,您何苦...\"

侯景抬手打断亲兵的话:\"世子公务繁忙,我等一等又何妨?\"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窥探的耳目听见。

其实他心中早已怒火中烧。想他侯景随高欢起兵以来,立下战功无数,如今竟被个黄口小儿如此羞辱。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终于,东柏堂的大门缓缓开启。

\"侯将军,世子有请。\"内侍尖细的声音传来。

侯景整了整衣冠,一瘸一拐地走进大堂。他的步伐很慢,每一步都让那条瘸腿显得更加明显——既然高澄讨厌看到这个,他偏要让他看个清楚。

高澄端坐堂上,看着侯景一瘸一拐地走近,眼中闪过一抹厌恶。

\"让将军久等了。\"高澄故作歉然,\"近日政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侯景躬身行礼,神色恭敬:\"世子日理万机,臣等一等也是应该的。\"

高澄心中警铃大作。若是侯景大吵大闹,他反而不觉得异常。但这般恭顺大度,反倒显出城府极深。

\"将军辛苦了。\"高澄假意关怀,\"听说你在门外坐了七日?这怎么使得...\"

\"无妨。\"侯景微笑,\"臣这条腿当年为救丞相而瘸,早就习惯了。\"

又来了!高澄几乎要捏碎手中的茶杯。每次都要提救父之事,分明是在暗示他们高家欠他恩情!

他强压怒火,换上一副推心置腹的表情:\"不瞒将军,我近日政务繁忙,无暇顾及军中事务。想请将军代为巡视中军,不知意下如何?\"

这话说得客气,却是个致命的陷阱。若侯景答应,便是僭越职权;若不答应,又显得不识抬举。

侯景缓缓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恢复成恭顺的模样:\"世子说笑了。您是中领军,都督京畿诸军事,这等大事岂可由他人代劳?\"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若世子实在繁忙,老将愿去请中军各位大将前来拜见,共商军务。\"

高澄的手指在袖中微微收紧。好个侯景,不仅不上套,反而将了一军。若真让所有大将都来东柏堂,倒显得自己这个世子无能了。

\"侯将军提醒的是。\"高澄笑容不变,心中却已翻起惊涛骇浪,\"既然如此,就不劳将军费心了。\"

侯景起身行礼:\"那老将先行告退。世子若有差遣,随时传召便是。\"

看着侯景一瘸一拐离去的背影,高澄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这个老狐狸,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世子。\"张岳不知何时又出现在身后,\"接下来...\"

高澄猛地抬手打断他:\"让崔暹继续查。我不信他侯景真能做到滴水不漏。\"

\"那若是查不到...\"张岳欲言又止。

高澄的眼中闪过一抹冷光:\"那就给他制造些罪证。邺城大狱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