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杨侃苦劝尔朱兆(1 / 2)

加入书签

黄河岸边,残阳如血。尔朱兆站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前,望着滚滚东去的河水,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手中的马鞭无意识地抽打着皮靴,发出\"啪啪\"的声响,就像他此刻躁动不安的心。

\"十万大军,竟不能胜南蛮…”他咬牙切齿地低吼,声音中混杂着愤怒与恐惧。三天内连续十一战的惨状仍历历在目,狗贼元颢、李显的欺骗之计——陈庆之的白袍军如同鬼魅般神出鬼没,箭矢如雨,滚石如雷,他引以为傲的六镇精兵竟在小小的北中城下折损近万。元颢的偷袭又损失了三万精兵……

\"大都督,参军高大人求见。\"亲兵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尔朱兆烦躁地挥了挥手:\"让他进来。\"

高道穆快步走入军帐,这位年近五旬的参军鬓角已经斑白,但眼神依然锐利如鹰。他拱手行礼后,直接切入正题:\"大都督,末将听闻您打算撤军回晋阳?\"

\"怎么?\"尔朱兆眯起眼睛,语气不善,\"我军新败,士气低迷,此时不撤更待何时?\"

高道穆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大都督明鉴,我军虽受小挫,但主力未损。如今已顺利渡过黄河天险,只需重整旗鼓,必能一雪前耻!\"

\"小挫?\"尔朱兆猛地转身,眼中怒火燃烧,\"四万将士的性命在你口中只是小挫?高参军,你可知道陈庆之那厮有多可怕?\"

帐内气氛骤然紧张。高道穆感到后背渗出一层冷汗,但他知道此刻退缩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他挺直腰板,声音沉稳:\"大都督,陈庆之确实骁勇,但元颢却不足为虑。我军...\"

\"报——\"一名传令兵急匆匆闯入,打断了高道穆的话,\"侍中杨大人到!\"

尔朱兆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都进来吧!\"

杨侃快步走入,这位年轻的侍中面容清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敏锐地察觉到帐内紧张的气氛,立即拱手道:\"大都督,末将有一计可破元颢!\"

\"哦?\"尔朱兆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

杨侃眼中精光一闪:\"据探子来报,陈庆之曾向元颢请命南返,二人之间已有间隙。元颢此人志大才疏,虽将大营设在河中渚,与北中城形成掎角之势。但我军可分兵一万围困北中城,主力猛攻元颢大营。以元颢之能,必定一战可破!\"

尔朱兆眉头紧锁,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杨侃的计策听起来确实可行,但陈庆之的阴影仍在他心头挥之不去。那个白袍将军的眼神,冷得像冰,利得像刀...

\"大都督,\"高道穆趁机补充,\"杨侍中之计甚妙。我军虽败一阵,但实力犹存。若就此撤退,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尔朱兆沉默不语,内心天人交战。撤退固然能保全性命,但威望尽失;再战虽有风险,却有机会扭转乾坤。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帐外传来尔朱世隆的声音:\"大都督,末将有要事禀报!\"

\"进来。\"尔朱兆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疲惫。

尔朱世隆快步走入,这位尔朱兆的堂兄面色凝重,压低声音道:\"大都督,军中已有不稳迹象。六镇那些兵痞开始私下议论,说...说您畏惧陈庆之...\"

\"什么?!\"尔朱兆猛地站起,案几被他撞得摇晃不止,酒杯翻倒,酒水在军事地图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

尔朱世隆继续道:\"更麻烦的是,河北的高欢近来动作频频,对我们的命令阳奉阴违。若我军败退而归,恐怕...\"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尔朱兆脸色铁青,拳头握得咯咯作响。他太了解那些六镇士兵了——他们只追随强者,一旦自己显露出软弱,转眼间就会倒戈相向。而高欢...那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早就对自己虎视眈眈。

杨侃察言观色,适时开口:\"大都督,末将还有一策。可联络兖州刺史宇文泰、关中的刘璟、青徐都督贺拔岳三路一同出击,合围元颢。届时四面楚歌,他必败无疑!\"

\"宇文泰...刘璟...贺拔岳...\"尔朱兆喃喃重复着这三个名字,眼中渐渐燃起希望的火光。他转向高道穆:\"高参军,你以为如何?\"

高道穆郑重地点头:\"杨侍中之计可行。此三人素来尊奉朝廷,又是我尔朱氏大将,若能说动他们出兵,胜算大增。\"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尔朱兆踱步到帐门口,望着远处连绵的军营。夕阳的余晖为士兵们的铠甲镀上一层血色,战马的嘶鸣声此起彼伏。这些都是他的力量,他的资本。若就此放弃...

\"大都督,\"杨侃轻声提醒,\"机不可失。元颢与陈庆之的矛盾正是我们的机会。\"

尔朱兆深吸一口气,突然转身,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七日,准备再战元颢!同时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前往兖州、关中和青徐!\"

\"大都督英明!\"三人齐声应道。

高道穆心中一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