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岁老人的过道人生 谁在逼他无家可归(1 / 2)

加入书签

我是在一个阴冷的雨天第一次见到何老伯的。

那天,我下班回家,撑着伞匆匆穿过小区,雨水顺着伞沿滴落,打湿了我的裤脚。

走到单元楼门口时,我差点被一个佝偻的身影绊倒——那是一个瘦小的老人,蜷缩在底楼过道的角落里,身下垫着几块硬纸板,身上盖着一件黄的旧棉袄。

我吓了一跳,本能地后退一步。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随即又垂下,像是早已习惯了被人忽视。

“老伯,您怎么睡在这儿?”

我蹲下身,尽量放轻声音。

他没回答,只是紧了紧身上的棉袄,往墙角缩了缩。

楼道里的感应灯忽明忽暗,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显得格外苍老。

这时,电梯门“叮”

的一声打开,一个年轻女孩快步走出来,看到我时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皱眉道:“你别管他,他脾气怪得很。”

我站起身,认出她是住在六楼的住户,偶尔在电梯里打过照面。

“他是……?”

“我爷爷。”

她语气冷淡,甚至带着一丝不耐烦,“他非要睡在这儿,谁劝都没用。”

我愕然,下意识又看向老人。

他依旧沉默,仿佛对孙女的冷漠习以为常。

雨水拍打着楼道的玻璃窗,寒意渗进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这样的天气,一个八十六岁的老人,怎么能睡在冰冷的过道里?

第二天,我特意带了份热粥下楼。

何老伯还在原地,只是换了个姿势,背靠着墙,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眼神空洞地盯着前方。

“老伯,吃点东西吧。”

我把粥递过去。

他盯着我看了几秒,终于伸手接过,动作迟缓,像是每一下都费尽力气。

“谢谢。”

他的声音沙哑,像是很久没说过话。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您为什么不回家?”

他的手顿住了,半晌,才低声道:“回不去了。”

“为什么?”

他摇摇头,不再说话,只是低头喝粥。

就在这时,电梯门再次打开,一个中年女人快步走过来,看到我时脸色一变。

“你是谁?别多管闲事!”

她厉声道。

我认出她是何老伯的儿媳,周女士。

“阿姨,我只是……”

“他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砸东西,还拿刀威胁人!”

她打断我,声音尖锐,“我们被他吓怕了,连门都不敢出!

你要是好心,就离远点!”

我怔住,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何老伯依旧沉默,仿佛这些话与他无关。

接下来的几天,我渐渐从邻居口中拼凑出事情的真相。

六年前,何老伯的儿子——也就是周女士的丈夫——因癌症去世。

从那以后,老人的性格变得古怪,甚至出现过持刀威胁家人的情况。

孙女曾把他送回老家,交给两个姑姑照顾,可没过多久,他又自己跑回来,固执地睡在楼道里。

居委会和派出所介入过几十次,甚至安排了特保人员24小时看守,可问题始终没解决。

“他是不是……精神有问题?”

我问楼下的保安。

保安叹了口气:“说不准。

有时候挺清醒的,有时候又像变了个人。”

我越困惑。

一个八旬老人,为什么宁愿睡在过道里,也不愿回家?

一周后,我下班时现楼道里围了一群人,还有警察和救护车。

我的心猛地一沉,快步挤进去。

何老伯倒在地上,脸色惨白,呼吸微弱。

医护人员正紧急施救。

“怎么回事?”

我焦急地问旁边的邻居。

“不知道,突然就晕倒了……”

我看向站在一旁的周女士和孙女,她们脸上没有担忧,只有一种复杂的、近乎解脱的神情。

救护车呼啸着离开,我站在原地,心里堵得慌。

第二天,我去了医院。

何老伯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管子,比昨天更虚弱。

见我进来,他微微睁眼,似乎认出了我。

“您还好吗?”

我轻声问。

他摇摇头,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床头柜的抽屉。

我拉开抽屉,里面是一张折叠的纸。

展开一看,是一份遗嘱。

上面清晰地写着——“我名下所有财产,全部留给孙女。”

我愣住,抬头看他。

他的嘴唇颤抖着,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他们……等不及了。”

我的心猛地一颤。

回到小区,我直接敲开了周女士家的门。

她见是我,脸色一沉:“你又来干什么?”

“何老伯的遗嘱,是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