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悬壶济世(2 / 3)

加入书签

味的被褥上,听着窗外雨打芭蕉。

一时间,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孤寂,往常还能跟周前辈叨唠几句,可是眼下连个叨唠的人都没有。

只有那老和尚的木鱼声,在寂静的深夜里格外清脆。

他心中思绪万千,也不知道多久能够度过这一劫。

既来之则安之。

与其胡思乱想,不如随遇而安。

心平气和地去面对问题。

起码自己现在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必流落街头。

次日清晨,庙门前挂起新的木牌:

“悬壶济世,分文不取。”

两天后,破庙前依旧冷冷清清,不见半个求医问药之人。

直到这天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橙红。

一个樵夫挑着一担柴火,哼着小曲路过此地。

樵夫王大山挑着柴担,在庙门前停下了脚步。

他眯起眼睛,盯着那个突兀的医摊。

一张破木桌上铺着洗得发白的蓝布,旁边坐着个双眼缠着布条的年轻人。

“老师傅!讨口水喝啊!”

王大山扯着嗓子喊道。

“是大山啊!莫急莫急,来了!”

老和尚闻言,笑呵呵地端来一瓢凉井水递送过来。

王大山接过瓢,一口饮尽,而后擦了擦嘴角,看向叶修,道:

“师傅,你们庙里怎么还给人看病了?”

老和尚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老衲前日收留了这位过路的施主。

他虽目不能视,却通晓医术。”

王大山将信将疑地打量着叶修,道:

“这瞎子真会看病?

要是真能瞧出毛病,我给庙里捐五……嗯,三文香油钱!”

老和尚做了个请的手势,笑道:

“大山,你试试便知。”

王大山放下柴担,大咧咧地坐在医摊前,伸出粗糙的手腕,道:

“来,给我瞧瞧。”

叶修微微一笑,三指搭上他的脉搏。

王大山注意到,这瞎子的手指修长白皙,与他身上破旧的衣衫极不相称。

片刻后,叶修开口道:

“这位大哥可是常年腰膝酸软?

尤其是挑重物后,腰部如坠千斤?

而且行房事,也是有心无力。”

王大山的笑容僵在脸上,问道:

“你……你怎么知道?”

叶修收回手,淡淡道:

“脉象沉迟,肾阳不足,更兼脾虚湿困。

所以,每逢阴雨天,关节便如针刺般疼痛。”

王大山猛地站起,铜钱从怀里叮叮当当掉出来,道:

“全说中了!

你是瞎子,不看我气色,也知道我的情况。

这还真是神了!”

叶修摸索着从桌上取来纸笔,手指在纸上轻轻丈量,而后提笔蘸墨。

笔走龙蛇,在纸上稳稳落下:

“淫羊藿三钱,肉苁蓉五钱,杜仲二钱……”

王大山看得目瞪口呆,笑道:

“小师傅,你这字还真是俊。

比我们村里面的教书先生都写得好看咧!

想必您以前也是个读书人吧。”

“读过一些书。”

叶修嘴角微微上扬,淡淡道:

“三服药,隔三天服一剂。

九天后,必定见效。

若不见效,尽管来拆了这医摊。”

“哈哈哈!”

王大山爽朗大笑,从腰间解下钱袋,数出五枚铜钱,郑重放入功德箱,道:

“若能治好,我再添五文!”

老和尚望着樵夫远去的背影,笑了笑,道:

“总算是开张了。”

言罢,他伸手去摸那功德箱里面的铜钱。

想着明天可以买点糙米了。

顺带添点香油了。

总不能天天吃野菜粥和烤洋芋吧。

三天后的清晨,破庙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师傅!小师傅!”

王大山洪亮的声音由远及近,咧嘴笑道:

“我带人来看病啦!”

叶修正坐在医摊前,闻言抬起头来。

他听见两个不同的脚步声。

一个沉稳有力。

另一个虚浮拖沓。

“大山哥,你慢些!这破庙能有什么好大夫,何况还是一个瞎子!”

一个沙哑的男声喘着气说道。

“嘿!你可别不信!”

王大山拍着胸脯,大声说道:

“就一服药,我这腰腿全好了!昨天下雨都没疼!”

忽然,他压低声音,嘿嘿笑道:

“连我媳妇都夸我……咳咳……厉害着呢!”

王大山得意地昂起头,走路带风。

老和尚闻声出来,笑呵呵地招呼,道:

“大山啊,这么早就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