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张巡出场直接震惊历代皇帝(2 / 12)

加入书签

说灭国就灭国,说全歼就全歼,绝对没有意外。

第二个是出手快!

这个快的意思,并不是说时间快。

李靖每次都能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做出一个大概的预估。

每一次,李靖都能在预估的最短时间里结束战斗,拿下胜利!

打东突厥,李靖正月出兵,二月击溃颉利可汗主力,三月俘获颉利可汗本人。

三个月灭亡东突厥!

谁能想到,仅仅四年之前,颉利可汗还兵临长安,逼得李世民不得不签下渭水之盟?

讨伐吐谷浑,李靖判断,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随后,李靖用了四个月在隆冬率军进入青海,两个月追杀吐谷浑伏允可汗数千里,歼灭了俘虏吐谷浑二十万余部众,将伏允可汗斩!

灭吐谷浑时,李靖已经是一位64岁的老人了。

考虑到古代的寿命和物资条件,再加上全程激战于青海一带高原地区的事实,更显得李靖此战功绩有多么惊人。

这种惊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便是李靖为何会被称为“大唐军神”

的原因。

灭亡吐谷浑之后,李靖告老在家,如今已经有十几年时间。

但贞观君臣,碰到任何一场战争,还是习惯拿李靖出来和这些将军、谋士相比较。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

“其实这李泌还是比不上卫国公的。”

“卫国公当年,说到就能做到。”

“李泌毕竟只不过是一个出谋划策的谋士,究竟李亨能否实现李泌这个战略,尚在五五之分。”

话音落下,李世民忍不住笑道:

“自古以来,作战能提出正确战略,基本上就已经赢了八分。”

“将战略实行并不困难,只需要任用贤能的大臣和将军,自然就能……”

说着说着,李世民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了起来。

大臣?李林甫和杨国忠当政多年,朝中乌烟瘴气。

将军?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都被李隆基的骚操作弄得要么死了,要么当了俘虏。

李世民忍不住道:

“李亨这臭小子,不会连这点都做不到吧?”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俗话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李林甫和杨国忠,无疑就是十成十的妖孽人物。

【但华夏民族的坚韧性就在于,每当国家危难之际,总会有英雄人物站出来,力挽狂澜。

【在夺取了洛阳之后,安禄山将主力部队投向长安,并派出一支偏师进攻淮河地区。

【安禄山希望切断京杭大运河这条大唐的运输生命线,从而断绝大唐从两淮以及江南向长安地区运输物资的途径,迫使关中在缺少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作战。

【也就是在安禄山的眼皮子底下,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大唐小人物崛起了。

画面中,出现了一名头戴大唐县令官帽,一脸正气的男子。

【大唐真源县县令,张巡。

此刻的张巡被五花大绑,表情悲愤,质问着面前的另外一名大唐官员。

“杨太守,你乃是大唐臣子,怎么能投降安禄山这个叛逆!”

在张巡面前,大唐谯郡太守杨万石表情阴冷,闻言啪地给了张巡一个耳光。

“蠢材!

大唐如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你我就在大唐政坛之中,各种内情难道自己还不清楚吗?”

“安大人起兵诛灭杨国忠等奸臣,乃是为了再造大唐。”

“你我身为大唐臣子,本就该帮助安大人,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张巡嘴角带血,死死盯着杨万石。

“若安禄山将来称帝,又该如何?”

杨万石表情顿了一下,怒气冲冲地开口。

“你少废话!

本官是你的上官,现在本官命令你立刻率领部下往西,去接应张通晤大人的义军!”

说完,杨万石命人给张巡解绑,随后离去。

张巡默然半晌,回头看向身旁几名小吏。

“各位,安禄山行事如何,你我一清二楚。”

“为今之计,我欲举兵,号召有识之士反抗安氏叛贼,诸位可愿随我?”

吏员们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愿追随大人,为大唐而战!”

张巡点了点头,沉声道:

“好,立刻返回真源县!”

【张巡返回真源县之后,号召治下民众勤王,很快就组织起了一支千余人的军队。

【随后,吴王李袛领兵抵达,击溃叛军张通晤所部。

【但紧接着,史思明也派出援军,击败了吴王。

【此时,原大唐雍丘县县令令狐潮已经投降了燕军,奉命驻守在雍丘城,看管被俘虏的唐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