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工程师和艺术家(5 / 7)
p; 维纳德真正需要的,是能够挖掘出天才的“伯乐”。
只要能证明自己在这方面不可替代,就能确保在这个殖民地的核心地位。
除此以外,这种个性化教学过程,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最佳途径。
那些在《超凡全解》指导下学会的“共鸣”理论,正通过教学实践转化为真正的能力。
一举多得,罗恩在心中轻笑:既能确保自己的地位,又能提升实力,还能获得维纳德的持续资源投入。
想到这里,他缓缓起身。
“希拉斯导师的数据分析确实很专业。”
罗恩的语调如春风化雨。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种温吞往往预示着猛烈的反击:
“不过,在我们讨论教学方法的优劣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更根本的问题。”
他环视着会议室中的每一位导师,声音不急不缓: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维纳德教授精心挑选的教育人才。
那么请问,教授选择我们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希拉斯微微皱眉。
他隐约感觉到对方话语中的陷阱,但一时找不到破绽。
“当然是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一名年轻的导师回答道。
“没错。”罗恩点头赞同,然后话锋一转:
“那么,如果维纳德教授需要的仅仅是‘批量生产合格巫师’的能力,为什么不直接从主世界的各大学院,招募更多经验丰富的标准化教师呢?”
“以教授的资源和声望,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由数十名资深导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采用最成熟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
会议室中开始出现窃窃私语声。
罗恩的话触及了一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很少公开讨论的问题。
很好,引导成功。他在心中满意地点头。
这种“先承认对方观点合理性,再换个角度重新定义问题”的技巧,正是他从《超凡全解》那里学会的精妙话术。
艾拉敏锐地察觉到了罗恩话语中的深层含义。
作为殖民地的事务管理者,她当然明白维纳德的真实需求远比表面上更复杂。
这个年轻人确实很聪明,艾拉在心中评价着:
他没有为自己的教学方法辩护,却换了个角度,开始重新定义整个问题的框架。
“希拉斯导师之前提到了一个重要问题——可复制性。”
“我承认,我的教学方法确实无法像工厂流水线那样批量复制。”
罗恩又故意先说了半截:
“但话又说回来,谁说我们需要复制的是教学过程本身呢?”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我们真正需要复制的,是发现和培养特殊人才的能力。”
“具体来说。”罗恩继续展开他的理论构建:“我提议建立一套‘天赋识别与定向培养体系’。”
“首先,制定一套标准化的天赋测评流程,快速识别每个学徒的特长领域;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