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章 万年(2 / 4)
发了。
好家伙!
这气魄、这手笔,真不愧是杨锋的老婆。
在原本的计划中杨锋是预备距离几百公里一个,一路往前蔓延,最后弄一个巨型城市带出来,好方便沿着铁路线来一步一步的建设。
结果玉莹却有不同的考量,她认为要加快控制力的形成,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优势的平原先抢占到手,甭管距离有多少,反正万岛的手里有充足的劳动力。
况且这么拉开距离、缩减需要建城的数量,也可以凭手中的人口尽快填充,不至于造成什么空窗期、等待期。
还有就是距离足够远的话,中间的铁路就可以两边对着修了,这实际上还加快了效率、缩短了工期。
行行行,老婆的指示肯定是对的,杨锋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反正干都开始干了,自己又何必要扫兴,干脆就当成是新的尝试好了。
接下来没有要到钱的杨锋,乖乖的交出了手里的三吨黄金、五吨白银,接着又把香肉格子中的100多辆卡车全部拿了出来。
尚集、巨尧两地的一亿多亩农田,在十几万日军战俘、本地战俘还有游岛战俘的努力下,陆续已经开垦了差不多一半。
无数森林巨木被砍伐的同时,一座崭新的、庞大的农业城市也在拔地而起。
杨锋给玉莹描绘的蓝图,可不是单调而无趣的,在尚集和巨尧都有丰富的粮食工业,绝对是做好了长远的打算。
而在已经开垦的区域,玉莹她们也在拼命的推广两年九熟的轮耕法,目前来看成效不错,即便没有现代化的化肥供应,作物的长势照样非常的喜人。
不过计划再往下进行,万岛的老问题就回来了。
两个城市压根就找不到足够的农户来种植,于是玉莹就想要跟杨锋商量,能不能缩短新移民的教育时间,尽快把手头的土地给利用起来。
谁知这一次杨锋却坚决的摇了摇头。
肥沃的土地和两年九熟的技术,这可不是随便能交给任何人的,万岛承诺了给新移民每人50亩土地,但事情总要分个先后、人也要分个生疏。
所以杨锋就直接拍板了,抵达新岛的新移民,集中教育时间不变、审查时间不变,完成流程就送到其他地方去,至于尚集和巨尧的一级良田,优先交给阵亡士兵家属、伤残士兵来进行耕种。
还有分配不出去的土地就全部化为国有农场,以雇佣职工的形式来进行耕种,一眨眼就解决了令玉莹她们头痛的问题。
匆匆布置了一番,杨锋就再次出发了,他仅仅是跟孩子们玩了半个小时,甚至就连和老婆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一回头一人一狗上了极速机,开始横跨太平洋,杨锋还的抽空进入了系统空间。
1.21E/7.2E?
经过三韩半岛的大战之后,积分数字果然是十分的喜人。
杨锋他人一高兴,背着手甚至还哼起了小曲。
继续往下看,杨锋看到教育板块是一扫而过,新的弟子名额他已经用掉了,两个都给了巨尧的年轻人,一个变成了玉莹的机要秘书、另一个则是变成了蓝科的负责人。
所谓蓝科,其实就是绿科夏提在万岛的延伸机构,要知道任何地方都有专门干情报工作的人,当然万岛也不例外,刚刚经历的平叛中蓝科就贡献不小,那杨锋就干脆给他们再加强加强。
未来新岛是万岛建设的重点,自然也将是敌人渗透的重点,反正该教的技能杨锋都已经教了,年轻人能否成为新岛的坚盾还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战略版块的变化也不大,上一个解决了三韩半岛的问题,这次杨锋就接了一个难度稍低的大国战略任务,万万没想到猎寇系统居然让杨锋造船,并且一造就是一万条。
一万条船?
这将是什么概念呀?
难怪杨锋一听脸就垮了下来,不过转念又一想,杨锋可就止不住的坏笑了起来。
一万条船,关键是没说吨位、没说用途,那可以操作、混淆的空间就太大了,比方说一万条儿童玩具船算不算?
无奈杨锋可不敢跟猎寇系统耍小聪明,他还是下定决心,出去就给各个大岛的造船厂下命令,集中资源建造小型近海渔船和巡逻炮艇,相信凑出一万条也不会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接下来重头戏到了,杨锋看着科研板块中的几种作物,嘴角就不受控制的翘了起来。
狂丰三号是不用想了,那得100多年,往后有时间、有积分再说吧!
土豆的研究虽说简单,可毕竟放进去的时间不长,进度条看的杨锋满脸的嫌弃。
“1.8个自然年,一开始感觉不算什么,但是现在看看还是太长了。”
“怎么?你小子是不是又手痒了。”
“嘿嘿嘿,我只想早日开启第三个格子。”
“那就花积分喽!”
“那那那,这可是香肉你说的,我也只是遵循你的建议罢了,绝对绝对不是我浪费。”
“切!你小子越来越虚伪了,还非要套用我的名义,我鄙视你小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