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7章 生死相搏(3 / 4)
在盟军和杨锋的考虑之内。
不过当杨锋浏览这些信息时,美国也传来了新的反馈;美国民间已经对战争反感到了一个很夸张、很危险的地步。
战争债券基本成了废纸,相关工厂的生意也都被万岛给抢了,最要命的则是美国民众对于参军也从一开始的狂热,变得现在愈发的冷漠。
马心东甚至还告诉杨锋,国会内要求停战的声音越来越强烈,要求收拾万岛的倾向却逐渐的明显。
刚刚的过去的大叛乱日中,美军似乎是窥探到了万岛的虚实,同样也验证了万岛的富裕,于是就由议员主张和荷兰人联手,吞下万岛这块大肥肉。
尽管说美军暂时不会有实际动作,可是在太平洋地区的庞大舰队、百万陆军仍旧是让杨锋不得不防。
不久之前才收拾了本地叛军、澳洲移民和澳洲干涉军,现在的万岛非常不适合再打一仗。
叹了口气,杨锋露出凝重的神情时,香肉还是忍不住告诉给他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随着长公子在川地的神操作,万岛宣传片在全国各地的流传,受到盘踞关外的日军压力,最近往万岛移民的华人逐渐有增加的趋势。
虽说六成都是来工作、开场、碰运气、赚钱的,可是这些人来万岛待上半年,真切看到万岛的种种扶持政策后,超过半数的人都会选择讲老婆孩子给接来。
毕竟一家三口在城市给房子,在村庄给土地,生孩子还有各种各样实惠奖励的地方,不散发出吸引力是不可能的。
只是杨锋他没有想到,自己给万岛设置的这些俘虏,竟然也产生了三个严重的后果。
第一就是万岛的儿童数量爆炸了,樊华他们不得不组织大量的妇女执行幼师和育婴员的工作,已经达到了严重挤占社会资源、社会劳动力的程度。
第二个则是欧洲各地来的劳工,总数量已经超过了12万人,他们再看到万岛种种福利后,居然也有不少想要移民过来的。
尽管还有骨子里面的骄傲和嫌弃,可那些德国工人、工程师却不得不承认万岛各地每天吃到的米饭和木薯,鱼肉和禽蛋、水果,狠狠甩开了他们家乡的那点黑面包、煮豆子。
第三同样也是最为严峻的问题,万岛公署的各项支出太狠了,樊华他们希望可以减缓一些,不行就把母婴、教育、工业上的预算挪用一块,因为家里是真的要揭不开锅了。
对于这些问题,之前一直忙于战场事务的杨锋也是非常的头痛,甚至还有点想要逃避。
欧洲移民的口子可不能乱开,这些人现在很饿,可一旦吃饱就会发展经济实力、进而瞄准政治权利,这个可是杨锋的绝对红线。
所以小规模的可以,但每一个都必须是万岛紧缺的人才,当然杨锋也不想跟德国人弄僵,毕竟还有001、002、003几个小镇的隐患在。
等到儿童数量暴增、社会服务系统不堪重负,这个绝对算是甜蜜的负担。
要知道在杨锋过来的那个时代,不婚不孕都成潮流了,如果能把万岛这5.6的生育率换过去,只怕能把那边的公署给乐死。
所以杨锋的指示就是坚持,继续推行之前的鼓励政策,等到万岛教育下的第一批孩子成年,一切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了。
至于幼师、保育员占用大量女工的问题,那就干脆视为整个社会的女工比例增加了,今天的万岛可真养不起大量的家庭妇女,还是双职工家庭更加稳妥。
等到加了一条谋生的路径。
钱、钱、钱!
这个才是最叫杨锋棘手的问题。
万岛同时在建的大型项目超过100个,并且还要在各个方面持续投入,教育、建设、工业、渔业、部队和战争,说是花钱如流水都毫不为过。
甭看杨锋100吨黄金100吨黄金的砸进去,还有各种商品在欧洲的销售收入,还有盟军支付的各种费用,还有杨锋从各地带回去的资源。
这些七七八八的全加一起,仍旧是填不满万岛建设消耗的无底洞。
先不说别的,就万岛21个地区,超过400座大小城市,每一座城市里面都在建设居民小区,建设道路、桥梁、医院、学校等等基础设施,这个投入就是天文数字。
还有万岛在几个大岛的环岛铁路、新的码头和机场,甚至每天超过30万民兵看管的300万战俘苦力,这里面的消耗也绝对够人咂舌的。
即便一人一狗从澳洲弄回了万亿级别的矿产,可尴尬的是这些东西却不会直接进入社会循环体系,只能够一点一点先变成产品再体现出价值,最后才能变成万岛的财富。
对此杨锋的对策就是告诉樊华、董天成他们坚持下去,起码要坚持到三韩战役结束,到时杨锋才有时间返回去,去进行经济方面的尝试跟改革。
万一万岛公署真的破产了,那杨锋也只能让老婆、让玉莹把小金库的黄金拿出来应急,不过一想到日本下岛地区和嗷嗷待哺的三韩人,杨锋就无声的翻了个白眼。
难道真是太过心急、把摊子铺的太大了?
不!
现在这么宝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