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章 集体沉默(5 / 5)

加入书签

变。

华人华裔增加到了1000万,主要功劳就是关外难民那200多万,而本地人却从1200多万降低到了1100万,持续的在往外流逝。

万岛公署强调的公有制原则,已经让很多本地人中的富商感觉到了危机,还有曾经国土军的成员、投靠日本人的走狗、忠于荷兰殖民者的官员,这批人不是被投入监狱执行苦役,就干脆变卖家产转去了其他国家,反正走的越多杨锋越高兴。

只要再过一年,等三王山、钢城的百万人迁移过来,那么华人华裔就会彻底变成多数了。

接着是第二步,为接下来的三韩战役做准备,杨锋对装备方面进行了集中调整。

炮兵、车辆、空艇,尤其是攻坚用的重型弹药,万岛各处的工厂都开始了突击生产。

七色师的弟兄们,可不能随随便便的牺牲在巷战里,所以光是三吨重的巨型航弹杨锋就一口气订购了五千枚。

人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当杨锋看到订单上的数字,嘴角就是一阵疯狂的抽搐,但是为了大业……忍了。

还有第三步,那就是国内的宣传和动员也必须跟上,万一战事陷入胶着,那万岛也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随即大喇叭中的广播开始了。

街头上的循环宣讲开始了。

各个企事业单位,工会、党组之类的组织全部开始运转,迅速开始集中潜在的资源,开始引导工人与市民的认知。

当然了,为了防止美国人趁机发难,民兵也尽可能的出动,紧密观察着世面上的风吹草动。

暂时来说,杨锋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不过为谨慎起见,杨锋还是联络自治区与三王山,叫他们悄悄进行出征的准备。

因为自治区要面对天竺和禅国的压力,还要应付内部敌人,蛤蟆最多只能出动两万人。

三王山也有三王山的问题,需要面对长公子与山城国府的压力,所以短时间内顶多支援杨锋五万部队。

幸好五万人已经不少了,其实杨锋更看重的是保安团家属的整体移民。

鉴于以往几批的反馈不错,杨锋心一横、脚一跺,直接把后面的计划给提前了。

200人规模的移民宣讲团出发,他们将分为8个小组,返回自己的家乡,去向更多人展示自己的全新生活。

华贵的衣服、圆润的脸,女人的首饰、男人的表,关键还有新家、田产、城镇街道、学校医院的大量照片。

还有什么能比老熟人、老邻居变成人上人的经历,更具说服力的?

相信宣讲团走的越远,想来万岛逆天改命的人就会更多。

只是杨锋他没有想到,自己忙乎了几天,又给红鲤基金会和万岛公署各补充了五十吨黄金时,家里却直接起火了。

不是上岛也不是琉球,更不是杨锋瞄准的三韩,居然是京津防线发生了摩擦……

“日军炮击?”

“千真万确,就在京城以南,持续了大约20分钟,现在整条防线上都非常的紧张。”

“总指挥部怎么说?”

“那些废物只会让各部提高警惕。”

“鸽子团有什么发现?侦查团那?”

“倒是没有发现日军集结的迹象。”

“行了我知道了。”

“旅座,会不会是日军的试探?”

“八九不离十,但我最近还是会回去一趟。”

“是”

听说杨锋要回去,旅部的众人立即就乐了。

今时今日,马国明他们那几个团,早就拥有步兵师的规模了,各方面的配置也没什么欠缺,就算下一秒就爆发大战,他们也可以拉出去就打。

但是有杨锋这个主心骨在,大伙就总是更安心一些,只要杨锋在前沿转一圈,那部队的气势就会咔咔往上涨。

没办法,铁背旅是杨锋一手一脚带出来的,部队从上到下都深深印上了杨锋的标记。

抓紧时间,上午在显像管厂,下午就在方便面车间,晚上赶去看76MM舰炮射击,半夜还要和外脑开会。

如此这般忙了四天三夜,杨锋才一面联络玉莹,叫她带着孩子们搬来新岛的青帝城,一面自己却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当杨锋出现在铁背旅旅部,这边的气氛却比想象中更加轻松。

“旅座我们调查过了,炮击只是日军几个军官的擅自行为。”

“哦?”

“真的只是虚惊一场。”

“……”

“旅座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我只是在考虑,要不然给日军找点事情做……”

来而不往非礼也!

就目前的形势,如果让日军占据主动,隔三差五的开两枪、射一炮,那国军的重兵防线就会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时间久了不是精神崩溃就是变得麻木,那可就太危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