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变态(3 / 6)

加入书签

nbsp; 曹阳微微皱了下眉头,不合时宜的想到一句笑话: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入戏体验似乎让金凯瑞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按理来说,加了入戏体验,哪怕不演戏,整个人或多或少也都有些倾向于角色的性格。

    特别是加倍加了入戏体验的人,这点就更明显了。

    《小丑》里的亚瑟,不是一个“高调”的人,“高调”的是小丑。

    但看金凯瑞的变化,整个人都很“高调”,可又没有“小丑”的恶意,也没有亚瑟的平庸和沉默。

    这样的变化,看起来是很难演出亚瑟的懦弱内向和敏感的。

    曹阳都有点怀疑入戏体验是不是加的太多,导致过犹不及了。

    先拍摄看看效果吧。

    第一场戏,非常简单,就是亚瑟在接受社工辅导时,一闪而过的他在精神病院用头撞门的那个镜头。

    这个镜头不拍脸,只需要头撞大门就可以了。

    虽然撞门的是亚瑟,应该让金凯瑞去撞,金凯瑞也跃跃欲试,但这个镜头肯定不会让他去演。

    只需要一个身材跟他差不多的人就行,嗯,也就是替身。

    本来按照事先的安排,这个镜头是金凯瑞亲自演的,但曹阳担心啊。

    就金凯瑞这状态,万一他心血来潮,“砰砰”的真使劲往门上撞几下,就算是不受伤,脑袋撞个包也麻烦呀。

    第一条很顺利,一次性就过了。

    接下来的镜头,肯定要把用到这个类似关押精神病的房间“用完”才行,不可能仅拍一个镜头就转场,将来再拍用到这个房间的地方。

    第二个镜头,就比较考验金凯瑞的演技了。

    接下来的一段剧情,是他跟心理医生的对话,对话前,先拍他的大笑,就是他在整部电影中标志性的笑容。

    虽然说这种笑是因为患病失控的笑,但这种笑要抑制不住甚至笑的快要窒息,笑声中要充满无奈、痛苦和悲凉。

    所以,从接下来金凯瑞的“笑声”中,就能看出来入戏体验到底是不是“加多”了。

    “接下来的这段剧情,我需要暖光,打在亚瑟脸上的是暖光,打在心理医生脸上的也要是暖光。”

    曹阳对老顾和灯光师说着自己的要求:“但是,在打在演员身上黄色的暖光中,整体上,我需要清冷的蓝光,看起来就是黄光和蓝光混在在一起。”

    用暖光和冷光来模糊混淆“世界”的边界,让人分不清到底是亚瑟“犯病”后的想象,还是他杀了人之后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在拍摄时,灯光师配合摄影师,打出特定的光的话,后期制作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调光,就会简单很多,出来的光影也更协调。

    “准备,开始!”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镜头推进,怼脸拍摄金凯瑞脸上的表情。

    这一刻,他不再张狂,听声音是在不住的大笑,看表情,脸上有笑容,但奇怪的是,从笑容中,却能感受到,他在哭泣。

    非常矛盾的一种状态。

    曹阳要的无奈、痛苦和悲凉不仅有了,甚至更进一步。

    “咔,非常好!过。”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