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诚意(2 / 3)

加入书签

系,为的就是能让曹阳记住她。

不要把好莱坞想的多高大,其实跟国内电影圈极其相似。

好莱坞的大导演都有固定的合作演员,除非没得选择,要不然很少用不熟悉的演员。

“柏林那边有什么变故吗”

曹阳这阵子白天忙着《小丑》的宣传,有时间还要修改《建国大业》的剧本,还要想着《如父如子》的后期,倒是没有关注过柏林的消息。

按理来说,柏林不应该有变故啊。

“我给迪特-考斯里克打了电话,他说这是他跟谢非商量的结果,其他的就不肯多说了……正因为这样,我才急啊。”

老侯确实有点坐不住了,从他现在直呼谢非的名字,而不是叫谢老师来看,他对谢非估计也有点意见了。

“你应该去找谢老师了吧他怎么说”

曹阳问道。

他倒不是多着急,只是也有点好奇,怎么柏林那边突然就变卦了,这跟谢非还有什么关系不成

老侯沉默了一下,说道:“谢非……老师说,柏林那边说有意邀请他做评审团主席,他只是推辞一下,说年纪大了,身体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得消……结果柏林那边就改变主意了。”

曹阳也沉默了。

推辞一下

国人是有谦虚的习惯。

但……

曹阳忽然心中一动,问道:“侯院,柏林电影节是不是公布进入主竞赛单元的第一批名单了”

“没有啊,一般要先公布评审团主席人选,然后才会公布进入主竞赛单元的第一批名单……”

老侯说着说着,声音小了下去。

作为评审团主席的候选人,肯定会提前知道进入主竞赛单元的第一批名单的,也就是说,谢非应该是知道这个名单的。

老侯作为北电的院长,肯定是聪明人。

经过曹阳提醒,他马上就反应过来。

国内今年有哪部电影会去柏林电影节

并且这个导演还跟北电有非常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凭借导演的名气或许能进入主竞赛单元,但获奖的难度却非常大。

也就是说,谢非肯定能看出来,这部电影不具备竞争力。

这么多条件综合在一起,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陈凯哥的《梅兰芳》!

谢非是拿过金熊的导演,从某方面来说,他也算是柏林电影节的嫡系。

而让谢非觉得如此难做的,肯定是陈凯哥了。

要是换成其他华夏的年轻导演,只要电影质量不错,谢非说不定还会下场“抢”个奖项过来。

或者就算是抢不到,也没什么,对年轻导演来说,能进入主竞赛单元就是最大的胜利。

可陈凯哥不同啊,他是拿过戛纳金棕榈的大导演,一般的奖项,他不一定看得上。

关键就在这里。

谢非是了解陈凯哥的。

对于老陈来说,《梅兰芳》肯定是拍的非常不错的,不然也不会拿这个去碰一碰曹阳的《小丑》。

谢非要是舍去老脸亲自下场的话,给《梅兰芳》撸个安慰性性质的小奖的话,老陈会怎么想

他这么高傲的人,会不会觉得作为评审团主席的谢非在“羞辱”他

哪怕不会这么觉得,也肯定不会为了个安慰性质的小奖感激谢非,说不定还会觉得谢非太没用,从此不理谢非都有可能。

可要是不给老陈撸个奖呢

嘿,那就更有说道了。

谢非1965年从北电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了,是导演系的骨干教师。

当年陈凯哥、田庄庄、李少虹等是78年北电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导演系学生,老司徒虽然是他们的班主任,但老司徒是以纪录片见长的,而谢非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带教老师。

你作为老师成了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不给学生撸个奖

可《梅兰芳》的质量在那摆着,要是电影能有前半段的质量,谢非说不定会亲自下场给《梅兰芳》搞个有份量的奖项回来。

但是……

所以谢非也难啊!

“影响大吗”

老侯一时间有点心乱,可也不知道该埋怨谁。

说谢非不顾大局吧,可他要是这样做的话,说不定跟老陈三十年的师生情谊就要完了。

可这事也不能怪老陈,他肯定一早就决定《梅兰芳》去柏林电影节的,你总不能阻止人家去电影节吧

这一刻老侯非常后悔,早知道就找老谋子了,老谋子也算是柏林的嫡系,让老谋子去做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也行啊。

可话又说回来,论亲疏远近的话,一直在北电导演系任教的谢非才是真正的自己人,摄影系的老谋子毕业就离校了,关系肯定远一些。

曹阳想了想,笑着宽慰老侯道:“侯院,不用担心,这事影响不算多大,一个评审团主席而已,决定不了金熊的归属。”

“真的我要不要再做点别的事”老侯问道。

“当然是真的,金熊的归属没那么简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