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完结《洪荒演义》(2 / 5)
尾《洪荒演义》这本书上。
每天中午写一章,晚上写一章或者两章,码字量在这个时代,超过大部分全职写手。
当然,这个时代的全职写手很少。
只有那些已经成名,每本新书都不愁找不到出版社出版的写手,才敢全职码字。
时间匆匆,来到10月底。
曹胜终于写完《洪荒演义》的最后一章。
完结的当天晚上,最后一章他写到凌晨1点多才写完。
其实最后一章的字数并不多,只有三千多字。
以他平时的速度,两个小时就能搞定。
但今晚他思前想后了很久,才开始动手码字,在动手之前,在脑中把整本书的剧情都在脑中,梳理了一遍又一遍。
反复斟酌还有没有挖好的坑没有填?
某个角色,在最后一章的时候,是否应该交代一下?
等等。
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
写完最后一章,虽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但他却没有睡意,在电脑前坐了很长时间,眯着眼睛回忆《洪荒演义》的剧情,特别是书中的人物。
反思这本书写得有哪些不太好的地方?
有吗?
肯定是有的。
任何一本书,真正写完的时候,都会作者一开始构思的模样,有些出入。
这是肯定的。
没有任何一个作者能避免这种情况。
这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能避免的。
很简单的道理:就像画画,拿着纸笔,对着一个模特,每个画手都希望能画得和模特非常像,栩栩如生。
但又有几个画手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写也是如此。
每个写手写新书的时候,想象中的作品都很棒,否则不会写,可是因为能力有限,写着写着,就会离自己想要的作品质量差得越远。
《洪荒演义》这本书,写到结束,也有很多地方让曹胜感到遗憾。
比如:开篇部分的剧情,有点拖沓,没有能立即进入精彩剧情。
比如:为了让剧情更紧凑,他压缩了全文的篇幅,虽然没了注水的剧情,但也让全文显得有点干巴,很多角色的刻画,显得有点脸谱化,形象不够生动。
还比如:为了让作品的节奏感更好,他一直在紧扣主线剧情在写,支线剧情砍掉了不少,总体上的爽感不错,但因为缺少一些支线剧情,而让整本书少了不少想象空间。就像作画,过于写实的风格,缺少了留白,观众在看这幅画的时候,就少了可以想象的空间。
曹胜在电脑前坐了一个多小时,一直到快凌晨3点的时候,他才起身去卫生间冲澡,准备休息。
理智告诉他:没有完美的作品,不管怎么写,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而且,《洪荒演义》已经写完了,自己可以回头吸取这本书的教训,却不能一直沉浸在这本书的余韵中。
——该清空大脑,让自己的心神从这本书的剧情中抽离出来了。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