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被迫转型的榕树下(2 / 3)
的《仙空之下》、邢育森的《散修传人》、蔡俊的《修真界十大悬案》等。
内地的出版市场,在看见曹胜的《我欲成仙》销量之后,因为没能在曹胜这里约到稿件,纷纷把目光投向榕树下的其它同类作品。
然后这些作品里人气最高的几本书,就进入了这些出版社的视野,得到出版的机会。
这些作者在跟风曹胜。
这些出版社则在跟风长江文艺。
双方一拍即合。
这把其他作者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但凡对自己文笔有点自信的,都想试试自己能不能也写一本仙侠修真,也尝尝出版的滋味。
这年头,文化变现的渠道太少。
以前国内的出版门槛对大部分文学爱好者来说,也有点太高。
不是名家,写出来的作品,就很难找到出版的机会。
但不出版的话,就永远成不了名家。
而这年头有作品出版的文人地位,是很高的。
很多文学爱好者的梦想都是自己的作品能印成铅字出版。
可以前国内的作品想要出版,太难了。
大部分文学爱好者,能在报纸、杂志上,出版一两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就已经很难得了。
写一本小说出版成书?
这是多数人都不敢想的。
所以,当大家看见今何在、安妮宝贝等人因为跟风中原一点灰的《我欲成仙》,而成功出版小说之后,榕树下的风气就变了。
写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的人迅速减少。
写仙侠修真的作者,如雨后春笋一般,每天都冒出来几十上百本。
在这种情况下,榕树下编辑部开了好几次会。
几次会议的议题都是:榕树下要不要转型?要不要把网站上的主打类型改为仙侠修真?或者长篇小说?
……
这天晚上。
榕树下的站长朱威廉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无意识地浏览着榕树下的网页,眉头微皱,迟迟没有舒展。
榕树下,既是他的创业项目,也承载着他的文学梦想。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他在美利坚看到了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认为在内地办一个文学网站,有搞头。
所以他回来办了榕树下。
一开始,榕树下如他所料,果然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也有一些杂志、出版社有兴趣和榕树下合作。
这让他看到了榕树下盈利的方式。
只要能盈利,榕树下就能持续发展下去,走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
但现在……
中原一点灰的《我欲成仙》把他的心血——榕树下,带偏了。
榕树下是一个文学网站。
但文学不仅仅只是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也不仅仅只有仙侠修真这一个类别。
可现在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