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山珍5(2 / 3)
》就又可能持更开放的态度。
可巧何淑兰的父亲何翊正是这样的长辈,不仅何翊如此,何淑兰的母亲上官惠亦是开明之人,这便让何淑兰有机会比其他女子乃至男子都能更早阅读典籍,加之天资实在聪慧,十岁时便已通读《四书》,当同龄女子刚刚接触《女诫》,她却已手捧《荀子》。
荀子的理念与《四书》明显有区分,甚至可说是与传统温良道德相悖,这对一个十岁的小姑娘来说,无疑是沉重的。
好在何淑兰有一对开明且智慧的父母,得父母适当引导,何淑兰非但没有误解荀子的理念,相反的,随着年龄增长,她得以用更加清醒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父亲在礼部,而荀子又可谓“礼”
学理论之集大成者,何淑兰越是理解“礼”
作为社会规范的本质,就越清楚加诸在人身上各种规训的实质。
谁能想到,一道菜肴能引出淑兰的思辨,此时那道“八珍炮雏”
在宁玉的脑海里,已如一棵等级树——雁肪和猪肪、松蕈和茅草菌、鹿肉与猪肉、粳米与黍米,各居其位。
在人间烟火里,“礼”
就像那些如泾渭的树枝,森严且沉默地维持着秩序。
这段始于宁玉洗眼后“闭目养神”
阶段的对话,因淑兰突如其来的阐述严肃得类比学术讨论,一时两厢沉默,彼此也都不知时间过去多久。
正当宁玉想要说点什么来改善一下突然有些沉闷的气氛,却听外间槅门一响,随后是沈妈妈响声叫着“两位小姐”
走了进来。
淑兰明显还没有从思绪中脱离出来,反应不及宁玉,宁玉则先一步说句“妈妈来了”
。
沈氏进来后见淑兰又再坐在床沿,又见两位小姐虽一坐一躺,两只手却是紧紧牵着,便就想到刚刚海棠说的,便猜这是两位小姐在说体己话,不觉一笑,走近前来:
“老夫人刚才一听海棠去报,立刻就让海棠带着话去了东厨,这会儿那边正着急备起来,让我过来说一声,免得两位小姐等得着急。”
宁玉忙道:“都是我嘴馋,想一出是一出,突然说这个,给祖母添麻烦了。”
沈氏笑道:“快别这么说,老夫人巴不得呢,方才一听,也还在夸兰小姐,”
说着走到淑兰身边,却没有任何动作,只静静站在她那一侧,接道,“老夫人说,这也就得有个年轻的来提醒,要不然这时令都到了,那边却没先想起来。”
这会儿淑兰也是缓了过来,抬眼看着沈氏说了声“就是麻烦了些”
。
沈氏这才重新走到两人对面,朝着床榻站着,道:
“老夫人说了,自家孩子,想吃什么就说,随时都能弄的,时令节气,该吃的就不怕说,多说,给做。”
这边宁玉也觉躺着说话不妥当,便就动了动身子。
沈氏立刻看出是想要坐起来,便就陪着同样察觉的淑兰,一人一边,稳妥地把宁玉扶坐起来,宁玉躺了大半天,这会儿坐起,也不敢太大动作,便还主动问那蒙眼的帕子在哪里。
淑兰转头一看,瞧着窗下盘子里就是,便就走过去,取来锦帕递给沈氏。
沈氏依旧很自然地给宁玉小心系上,嘴上道:“小姐您且坐着,我去外头把桃红叫来。”
淑兰却是及时拦下:“妈妈稍等。”
这边尚在调整锦帕的沈氏回看淑兰一眼,道:“小姐您说。”
淑兰道:“不用人来伺候,我们还在说话呢。”
沈氏淡淡一笑,仍回头继续去整理宁玉眼上的锦帕,只嘴上也还接道:
“好,可这总要送杯茶水进来,放心,只让桃红把茶水送来,就让她出去。
不妨着两位小姐继续说悄悄话。”
沈氏果然也没有多停留,桃红也真就送进来两杯热茶后就安静地再次退出去。
而这一回,等屋里再次只剩两人,宁玉却是先说她要下地,坐到椅子上去。
淑兰也没拦着,好在刚才她坐的椅子就在边上,稍微一挪的事,如此弄好,那边宁玉也摸索着把鞋套上。
终于离开床榻,坐到椅子上的宁玉,却是先用力地向上伸长双臂,狠狠伸了个懒腰,末了还捶了捶腿,动了动脚。
她这举动,倒是惹得淑兰在边上奇道:“你这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多久没有下床了。”
“呸呸呸,”
宁玉佯装恼怒连连啐道,“快些喝口茶滤滤嘴。”
算是从适才情绪里拔出来的淑兰,终于又再“噗嗤”
一笑,这才搬了方凳,挨着宁玉那把圈椅坐下,道:
“你若好了,我还真有一事要说。”
要不是淑兰主动说这一句,宁玉还真就忘了,于是立刻接道:“且慢,等我来猜。”
“嗯?”
淑兰奇道,“你猜?你要猜什么?”
“我要猜,姐姐想跟我说那香气的事。
可对?”
淑兰的沉默,就是答案。
府医不老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