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压岁钱(1 / 3)

加入书签

    在1984年,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前,中国电视信号的传输以微波中继干线为主要手段。

    微波传输的特点是需要点对点接力,每隔五十公里需要建设一座中继站。

    1976年底,央视的彩色电视节目通过微波线路传至全国26个省会。

    再到79年底,沪上等8个电视台也实现了节目传回京城。

    也就是在这一年,京城和沪上之间的双向微波传输通道建立,沪上的电视节目信号能够稳定传输到京城。

    老李家就是这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受益方,他们此时正在观看沪上电视台举办的《春节电视点播晚会》。

    不看央视,是因为今年的除夕夜央视没有晚会节目。

    央视和广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晚会,以录播的方式,到明晚才会播放。

    听完电视里的歌曲《橄榄树》,蛐蛐孙看眼时间,起身告辞。

    “不用送,没喝多少酒。”

    蛐蛐孙拦下要推自行车送他回家的李向东,只让李向东把他送到大门外。

    “您回家尽量走大路,别为了抄近道走胡同巷子。”

    “我心里有数,你快回吧,外面怪冷的。”

    蛐蛐孙摆摆手,跨上自行车拐进左边的巷子里。

    李向东看着他从巷子里骑出去,骑上船板胡同的主路,这才转身上台阶,插上院门回院。

    “时间不早了,别看了,明儿还早起呢。”

    李大嫂站起身,先去喊沉迷在电视节目里的自家儿女。

    没去管电视,不让孩子们看,让他们去睡觉,可李向东这些大人还要守岁,等到十二点的时候,点炮吃饺子呢。

    李二嫂跟着去喊李晓波,“走了,没说你是不是?”

    李晓江兄妹五个被李大嫂和李二嫂领回家,李向东和周玉琴也把李晓海和李小竹赶回东厢房。

    帮他们兄妹俩洗漱干净,明天穿的新衣服放到炕头。

    周玉琴手里拿着两张崭新的大团结,在李晓海和李小竹两人各自的枕头下塞一张。

    “晚上睡觉的时候压着。”

    “哦。”

    李晓海丝毫不激动,要是换成一分两份,他还有可能留下,十块钱的大票,也就是过过手,过了明天就会被收走。

    不过李小竹很好奇,掏出枕头底下的压岁钱,坐在炕上,举起大团结对着屋顶的灯泡打量。

    李向东笑着坐到她身边,“认识这是多少钱吗?”

    “不认识。”

    三岁大的李小竹压根没见过几次大团结,在她的记忆里还是第一次看见,不认识也正常。

    “这是十块钱,知道了没?”

    “知道了。”

    “塞回枕头底下,早点睡觉吧。”

    看着兄妹俩在被窝里躺好,乖乖的闭0上眼睛,李向东熄灭灯泡,和周玉琴一起从屋里出去。

    平时睡的早,冷不丁要熬到十二点,时间还没到十一点时,李向东就开始忍不住打着哈欠流眼泪。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