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拖罗阳下水(3 / 5)
他分析道:“之前借着你的项目,我和老刘、老蔡在浙东资本圈子里小小风光了一把,但是具体效果还要等到这只基金产品半年后解封了才能体现出来如果能够兑现50%收益的话,罗老弟在这个圈子里的号召力就不是一点点强了。”
这份号召力不说在整个浙东路资本圈子里,起码在购买产品的这批人里,会很强。
和这批人比较亲近的圈子,大概也会受到影响。
按照何茂松的说法,这一批募集了5000万米元,大概3个亿的规模,由它扩散出来的影响力起码可以翻上十倍,也就是30个亿的规模。
所以说到这里的时候,一贯稳重的何茂松也微微激动起来。
“罗老弟,这可是30个亿规模的现金流!”
他边说着边用手势加强说服力:“凭借着这笔资金,咱们不管是在投资圈子里,还是在股市、债券市场、楼市,都能大有作为,如果运营的好,后期就是滚雪球式的膨胀,将来未必不能掌控几百亿,甚至上千亿”
好家伙!
前两天的时候,董萱还在劝自己要尽量避免涉足国内金融市场的游戏。
现在何茂松却在劝自己玩资本的游戏。
还滚雪球
不就是翻版的永嘉炒房团吗?
炒房、炒煤、炒棉、炒矿.在民间不知道怎么样,但是在上面绝对没什么好名声。
而且资金一旦崩盘,要么流亡海外,要么进去踩缝纫机。
而且主要责任人还是罗阳!
“老哥,以我企业良好的运营情况,盈利能力,产业远期前景,加上极低的负债率,你觉得我有必要这么玩吗?”
实在忍不住吐槽,罗阳用调侃的语气道:“即便短时间里收购总部大楼会造成资金紧张,但我可以从银行融资,或者直接去海外市场借美债.哪怕放弃收购也没必要去玩金融资本游戏啊。”
何茂松的激情一下子被截断。
“浙东路的资本是很香。”
罗阳换成诚恳的语气道:“对我而言,可以用较高的融资成本去借钱,也可以小规模发售一些只玩海外市场的基金产品,但是让我集资去玩国内金融市场的游戏,我真觉得没那个必要。”
何茂松和刘海山对视了一眼,安静下来。
今天从甬城赶来金陵之前,何茂松以为能劝说到罗阳动心,而且成功的几率不低。
千算万算,漏算了罗阳没这么大野心。
按照何茂松的想法,这几年里募集起几十亿的资金,不管是用来炒房,还是投资国内股市,或者利用罗阳的商业能力投资到创新项目里去,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这笔受到他们掌控的资金一旦盈利状况良好,浙东路的民间资本会蜂拥而入。
就像他形容的那样,滚雪球式的膨胀起来。
届时掌控上百亿,甚至几百亿资金,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投资机构负责人,指日可待。
对于罗阳来说,一旦他的企业不再受到资金短缺的束缚,规模肯定能打着滚的壮大,成为江浙沪地区排的上号的大型集团公司。
他本人上福布斯榜单,且排名靠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现在罗阳拒绝了。
理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