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2 / 3)

加入书签

后道:“是,朕还在工部。”

大臣们这才反应过来,皇帝不是在和他们说话,倒像是在和于谦对话。

众人一静。

朱祁钰很兴奋,对着圆筒道:“于爱卿,王将军可在你身侧请他说两句。”

于谦身边的王骥抓耳挠腮,几乎在于谦刚递出圆筒时立即接过。

君臣两个通了一番话,朱祁钰这才恋恋不舍的将圆筒交给其他大臣听。

于是大臣们就在工部和兵部玩起了传音游戏。

有的大臣嫌弃这边人太多,拎起官袍就往兵部跑,要到那边去排队,同时也要确定一下,对方是不是真的是在兵部传音。

于是,六部的官员就有幸看到三品以上的大臣们在工部和兵部之间小跑着来回穿梭。

于谦和王骥也小跑过来,一脸兴奋。

王骥都六十八了,却还一路小跑,一脸兴奋,看着潘筠的眼睛就好像盛着日光一样,他年轻时候看他夫人都没这么热烈。

王骥粗粗跟皇帝抱拳就跑到潘筠面前,一脸兴奋:“国师,这东西是不是叫千里耳我们普通人竟也能用!”

于谦也一脸惊异的看着潘筠。

朱祁钰回神,连忙道:“国师,有了这个,是不是朕不用黄符本也能与你通信了”

在黄符上写字还是太麻烦了,字要写得特别小,有时候说一件事就要写去四五张黄符,下笔之前都要斟酌再斟酌,将一句话简略成几个字,真的很考验文学功底。

朱祁钰觉得这几个月,自己的文学水平都上升了很多,堪比小时候跟着太傅学习。

陈循也试过了,圆筒被曹鼐抢走,他只能一脸意犹未尽的过来,看着潘筠一脸复杂:“国师,你们修道之人瞒我们瞒得好苦呀,都说你们的法器只能修道之人使用,什么袖里乾坤,千里眼,千里耳,土遁,水遁,我们一直心里羡慕,嘴上不敢说,结果,我们竟然也能用。”

潘筠等他们一并说完才道:“这不是法器,这是凡器,学会技术的工匠就可以造,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凡器”王骥喃喃:“凡器怎么可能千里传音”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潘筠道:“科技可以让天下没有修道的人能和修道的人一样日行千里、千里传音、千里视频,哦,就像面对面一样交谈。”

于谦猛地想起昨天潘筠说的话,他眼睛微眯:“这就是你昨日说的,科技的力量”

“不错!”

朱祁钰大手一挥,豪气万丈的道:“造!朕要这千里传音!”

潘筠摊手道:“现在还做不到。”

朱祁钰:“啊”

“陛下,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你总要给我们成长的时间。”

“可是,刚才我们不就听到了吗”

“只隔了两个院子,成本可控,但你想和孙原贞说话,就得把线从京城铺到杭州去,还不止是铺线而已,”潘筠问:“先不说技术的问题,你有钱吗”

朱祁钰:……钱钱钱,怎么又是钱

于谦眼睛微眯,直接道:“钱不是问题,要多久,你们的技术可以将线从京城铺到杭州”

潘筠嘴角上翘,伸出五个手指道:“五年!”

于谦立即点头:“好,我们等得。”

“等,等一等,”朱祁钰连忙道:“于爱卿,什么叫钱不是问题”

于谦眼睛亮晶晶的道:“陛下,昨日是臣短视了,国师说得对,技术到达一定程度,所有的钱都不会成为问题。”

潘筠抚掌,乐了一阵后道:“当然,陛下和诸位难得来一趟,我自然不会只拿出这一样东西,还有一样,它才是当下真正可以千里传音的东西。”

潘筠让胡炜将无线电报机拿出来。

胡炜放的很小心,潘筠道:“这要特别感谢宋阳和廉诚两位匠师,是他们烧制出了我要求的晶管,这才做出来电报机,我以为这东西得研究好几年呢,没想到我大明的工匠水平能这么高。”

胡炜一脸兴奋道:“国师已经给出了具体的图纸,我等若是连这都做不出来,也太无能了。”

潘筠摇了摇手指道:“不不不,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是民间没有的,我说你们厉害,你们就是真的厉害。”

现在,大明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依旧引领世界,是西方拍马都难及的程度。

可惜,明末之后,科技就开始停滞不前,而西方经过几次革命,不仅赶超华夏,还将她远远抛在了后面。

很多匠艺都已经出现,却没有被系统性的运用起来。

潘筠知道,这些东西一旦被挖掘出来,运用起来,它们就会以蓬勃的生命力向前发展。

她不过是通过图纸给指了一条路而已。

但要想路真的被开辟出来,所仰仗的还是皇帝和现在这个院子里的所有大臣。

只有他们意识到了科技的力量,他们才会重视科技。

潘筠告诉他们无线电报机的原理。

在场的,除了极个别人外,没人听得懂。

于谦就没听懂,但王骥、胡澄听懂了,让潘筠惊讶的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