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2 / 3)

加入书签

要能发明出于民有用的东西,少者奖励二十两,多则百两,根据其实用价值而定!”

陈循略一沉思后道:“国师,如此设定,只怕一万两用不了多长时间吧”

潘筠:“六月快到了,海上就要起风,我大师侄肯定要回来的,我去找他要钱,不够我再添。”

又撺掇陈循:“陈大人,这是于国于民有利之事,你们户部也应该出一点力吧”

陈循就一脸苦瓜样,难过的道:“国师,若是别人问,我定要假装一番,但是您,我只能坦诚相告,您是知道的,国库是真穷啊。”

曹鼐见潘筠还是对器物更感兴趣,刚刚对她参政提起来的警惕心稍减,想了想后道:“国库抽不出钱来,或许陛下的内库可以支援一些”

潘筠就看向朱祁钰。

朱祁钰嘴巴张了张,半晌才道:“我,我回去问问皇后。”

于谦则是盯着桌上的东西问:“这是什么”

潘筠就给他们试验了一番。

她凭空拿出一个手摇发电机,众人眼皮一抽,只当没看见,尽量忽略掉这个异常。

她将线连上,直接在手柄上贴上一张黄符,手摇发电机就跟抽风一样飞快转动起来。

连接的灯芯蹭的一下亮起来了。

朱祁钰和于谦等人猛地站起来,“这,这……”

潘筠打了一个响指,兴奋的道:“这就是电灯!”

于谦最敏锐,抓住了关键字:“电”

“对!”潘筠道:“这就不得不再夸一人,工部的匠人徐敏,风力纺机就是他辅助做出来的,做完风力纺机之后,他无师自通,竟然想做出风力电机,想要风力再带动其他东西,比如石磨,压机和碎石机这些东西,他的设想没错,但耗材太大,工部没钱,不支持。”

潘筠说到这里又抱怨起来:“户部给工部的研发资金太少了,我发现我们大明的匠人明明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却因为没有资金,不能实行。”

“这个手摇发电机,就是他退而求其次做出来的东西,耗时三个月,我看了一下,还可以再改进,”潘筠笑眯眯地道:“这个灯芯则是胡炜做出来的,上次我们一起雷夜观星,我就提了一嘴电能燃钨丝以发光,像雷电一样照亮黑夜,没想到他就真的做出来了,厉害,真是太厉害了……”

潘筠觉得,这些匠人比她的道友们还好用,他们真是天马行空,什么都敢想。

潘筠笑嘻嘻道:“幸而我那天晚上我和陛下你说完话就去工部逛了逛,不然工部肯定要被烧的,胡炜竟然胆大到想试一试钨丝高温下的燃烧发亮情况,还是在不做隔离的情况下哦。”

朱祁钰和大臣三人有听没有懂,问道:“会怎样”

潘筠就用手“嘭”的一下笑道:“会爆燃!”

朱祁钰:……

潘筠趁机提议道:“陛下,在皇城外另外找一个偏僻、宽大又安全的宅子给工部工匠们吧,郊外也置办一个器物坊,这样,小的、安全的东西在城内试验,大的、危险的东西在城外试验。”

朱祁钰:“……朕明白了,国师今日来找朕就是为了要钱来的。”

潘筠:“建两个器物坊能多少钱城内你肯定有现成的宅子,从空置的宅子里选一栋给工部就行,城外修建更便宜,费些材料和人工费就行,设计不用朝廷操心,工部的人就能设计,对了,工匠工部也可以自己提供。”

皇帝和三位大臣:工部本来干的就是这样的事。

潘筠的要求的确不多,房子嘛,只要能用就行,她又不要求跟修建皇帝宫殿似的,什么木料、石料啥的都有要求。

她直接报了账单,还把账单递给陈循,道:“别说工部钱啊,城外这个器物坊的修建,费还没有皇宫修建承乾殿的台阶多。”

曹鼐看了一眼后道:“的确没有,预算只是十分之一。”

潘筠摊手:“看,我们工部多节俭。”

曹鼐一脸复杂的道:“胡澄还真是有了一个好帮手。”

潘筠:“曹大人,你不能因为胡大人是番邦人就欺负人家。”

曹鼐岂肯认这个罪名,立即道:“国师慎言,我何时欺负他了”

潘筠就看向陈循,幽幽地道:“那就是陈大人欺负他了。”

陈循立刻摇手:“我也没有,国师可不要听人挑拨。”

潘筠:“那怎么工部申请资金那么困难”

陈循一脸复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各个部门都难,不信您问于大人。”

潘筠瞥眼看向于谦。

于谦颔首,轻笑道:“幸而泉州市舶司今年三月又送来一批税银,算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陈循道:“天津卫也送来一批税银,虽不及泉州市舶司,却前景可期。”

这也是朝廷一致通过增开海关,又扩大开放海禁的政策,和去年相比,朝中几乎没了反对的人。

果然,经历过大战之后,大家心齐了不少,且也看到了国库的难处。

国库都打穿了,再为那点蝇头小利争死争活有什么意思

就连宗室中几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