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2 / 3)
一愣一愣的,他最喜欢听这种发家致富的故事了,看话本都是找着这种建功立业、发家致富的话本看,一点不爱那等贫困才子娶得富家千金后一飞冲天的故事。
所以他急忙问道:“后来为什么没建起来您家业怎么败了”
老人道:“打地基的时候,我大儿子上山采石,用的火药炸石头,不小心被飞石击中,从山上滚了下来,人没了。”
喜金嘴巴微张,像个犯错的孩子看向薛韶。
薛韶面色淡然,只是温和的看着老人。
老人脸上也不见伤心,显然已经释然:“家里就觉得这新宅子的风水不好,就没再继续。再后来,我三儿子被征兵役,送去了麓川打仗,这一去就没再回来,我这一生生了四子三女,其中二儿子和大女儿因为体弱,生下来养了三四年就没了,最后能留在身边的,只有这个幺儿。”
“家里的地,后来老妻生病,幼子成亲,卖去八亩地,只剩下了二十亩,去岁风灾,为了活命,又卖了十亩……”
喜金心痛得不行,却又庆幸:“那现在还有十亩地。”
老人微微摇头,苦笑道:“只怕等到秋后,剩下的十亩地也要没了,运气若好,或许能留下两亩地。”
“啊为啥”
王进愤愤道:“还不是为了还贷!”
老人止住王进剩下的怨愤之言,轻声道:“合约是我等自愿定的,不能怪人,只能怪我们不够聪明,当时若不借贷,而是直接将地卖了,或许还能多留下几亩地。”
王进:“可他们给的地价也太便宜了,平时杭州上等良田一亩是二十两,中等也得十五两,但去年风灾一来,他们却将地价压到了上等良田五两,后又压到三两,那粮价又……这不是要逼死我们吗”
老人叹息一声不语。
薛韶问道:“地卖给了谁”
“东城的王老爷,”王进愤愤道:“还是从我们王家村出去的呢,说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结果死命坑我们。”
老人低声嘟囔:“五百年前的确是一家……”
王进哼哼:“买地的时候是这么说的,风灾一过,来收地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薛韶问道:“借贷也是和他们借的吗”
王进点头。
薛韶就问:“不知借多少还多少”
借的是粮食,还的也是粮食。
借一斗,按月收息,息一斗,而且是利滚利,以土地做抵押。
王进捂着脑袋蹲在地上道:“我当时饿昏了头,去他家的时候,眼里就只看得到粮食了,根本就没听清他在说啥,他说借一斗,息一斗,我想着,我借一斗,最多一年以后地里有收成了我就能还给他,要就息十二斗,加上本金一斗,我最多还他十三斗。所以我就借了三斗粮,我哪里知道,息一斗也要算息,这利滚利,别问我现在欠多少,我反正是算不清了。”
薛韶:……
薛韶按了按有些昏沉的脑袋,拍了拍王进的脑袋笑道:“此事并非不可解,明日你随我入城,上县衙状告此事,让县令给你们定息。”
王进一脸迷茫的抬头:“啊”
薛韶笑吟吟的道:“在大明,放印子钱是违法的,借天灾高利借贷粮食,亦是违法的。”
“县太爷怎么会管这事官商都是勾结的。”
老人也连忙道:“我就剩这一个儿子了,他可不能去与官斗。”
薛韶道:“若是往常,我自然不建议王兄去做这样危险的事,但今时不同往日,王兄,还有村子里的其他人家,或是杭州其他村里,若有冤屈和不平,这段时间上县衙是最合适的。”
王进一脸迷茫:“为何”
薛韶低声道:“因为这段时间不仅江南巡察御史在此,国师也在此。”
父子两个眼睛一亮,不太关心巡察御史,只听到了国师:“国师在杭州”
薛韶笑着颔首:“对,国师在杭州。”
他道:“国师嫉恶如仇,而浙江布政使孙原贞和右使杨瓒正有求于国师,必不敢在此时打压民意,所以这段时间,你们若有冤屈,尽可以去县衙状告,错过这段时间,才真是要谨慎而为。”
老人见薛韶敢直呼布政使和右使的名字,便知道他来历不凡,对他的消息多了几分信任。
他握紧了手中的棍子,心头火热,反复确认:“国师真的在杭州吗”
薛韶肯定的点头:“真的在!”
老人确认了三遍后呼吸急促起来,看了看儿子,最后咬牙:“幺儿,你明天一早去找你五叔和庆伯,这件事要暂时瞒着村长……”
王进一口应下,心口也火热起来。
能够保住十亩地,他自然是愿意拼尽全力的。
这可是父兄努力了几十年才存下来的田地,容易吗
直到此时,老人才问薛韶:“公子不是一般的读书人吧”
薛韶轻笑道:“在下身上有点功名,所以消息比旁人灵通一些。”
这何止是一些,那是相当灵通啊。
但薛韶衣着并不见华贵,他换下来的衣服是很普通的细,是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