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同(2 / 3)

加入书签

bsp;潘洪连忙起身,“信呢?”

    潘岳将肩上的麻布袋放下,从怀里找出信递上去。

    一入手,潘洪便知道这封信被拆过。

    他脸色微变,但没说什么。

    犯官便是如此,尤其他这样得罪了锦衣卫的犯官,对方会时不时的拆查与他来往的信件和东西。

    虽然他们做得隐蔽,可谁让潘洪以前是督察御史,也是干这个的呢?

    潘涛回到常州府老家了。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潘洪写信,隐去潘筠,他将这一月来发生的大事都写在信中,并不避开锦衣卫监察。

    这些事情一查便知,他不过是如实告知兄长而已,锦衣卫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信中说,自潘洪流放后,他们一家在京城难以为继,本来就决定回乡。

    前不久,锦衣卫借口搜查他们藏匿人犯家眷冲入家中……京城实在过不下去,所以潘涛决定携老母亲回常州老家。

    潘涛不知要怎么告诉潘洪,小侄女离开之后就没了消息,现在也不知是死是活,更不知该如何告诉他小侄女身上的神异之处。

    因怕他远在大同担忧,他只能违心的告诉他,家中一切安好,虽然波折,好在内外都安排好,不必忧虑。

    看完信,潘洪已经冷静下来,他打开那张汇单看,这么大一笔钱,就算是老二,要拿出来也不容易。

    筠儿一个孩子,又独自离家,哪来这么多的钱?

    潘洪对两个儿子道:“把笔墨拿来,我要写信。”

    潘钰看到汇单眼睛一亮,凑上去问道:“爹,这是哪位叔叔寄来的?好有钱啊。”

    本来想压着汇票暂时不用,等潘筠回信的潘洪一抬头就看到次子瘦到脱相的脸,他喉咙顿时跟被水泥封住一般,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

    “是……是一个朋友寄来的,以后告诉你,你不要乱叫,”他将汇单递给长子,道:“你一会儿和钰儿再走一趟,去钱庄把钱取出来,要九十两的银票,全都要小额的,其余的,你换成碎银子或者铜板,先把钱带回来,改天有空了,我们再去置办东西。”

    潘岳应下,接过汇单收好。

    “取钱的对令是“粉节霜筠谩岁寒”,快去吧,趁着保长没找上门来。”

    潘岳听到对令惊讶,潘钰更是直接惊呼,“爹,这不是妹妹的名字吗?”

    潘洪冲俩人挥手,“不要废话,快去。”

    潘岳就拉着潘钰出去,潘钰总觉得不太对,拽住大哥问,“这是谁啊?怎么用咱小妹的名字做对令?”

    “出了门伱就少说话。”

    这流放村里鱼龙混杂,小妹又是那样的情况,他们还是少提她为妙。

    潘钰只能把话都给憋回心里。

    俩人怀揣着汇单和对令去钱庄取钱,这是目前为止他们收到的最大一笔汇单。

    就算是二叔第一次给他们寄钱也没这么多。

    唉,可惜那笔钱他们也没拿到,全便宜了别人,后来就只能告诉二叔,让他只寄东西,不要寄钱了。

    虽如此叮嘱了,潘涛给他们寄信和东西时还是会夹上几张小额的汇票或者银票,期望能有一两张落在他们手里。

    查信的人似乎也知道不能竭泽而渔,总会漏下一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