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咱俩清清白白的回家(3 / 4)

加入书签

nbsp;   看着她静静收拾着衣服和屋子。

    胸腔内似乎有一种安定的心情。

    也不知忙了多久,欧阳戎看见赵清秀站起身,往厨房跑去,他也跟了过去。

    他今日其实不该过来的,或者说不该停留太久,他得多陪陪甄淑媛和谢令姜她们,毕竟前者是寿星,他好不容易有假期,得留在槐叶巷宅邸,多陪陪她,这才是现今普世的孝道。

    不过欧阳戎还是忍不住过来了,习惯操心了,总有点放心不下,想来转转。

    好在,甄淑媛倒是挺理解他的,也没说什麽,只是让他今晚上要回家吃饭,

    成初二刻前赶回来,不能迟到。

    明日是她生辰礼,今日下午会到来一些南陇的亲戚族人,包括南龙欧阳氏的族长与几位族老,还有娘娘家甄氏那边的亲戚-··

    欧阳戎都需要以家里年轻男主人的身份去招待,反正越接近生辰宴,他越忙在这种农耕时代,乡下并不算是什麽破落嫌弃丶避之不及之地,也没有乡巴佬这个词。

    土丶农丶工丶商,四个阶层,农的地位是不低的,商人反而是贱业,历代统治者都强调重农抑商。

    所以衣锦还乡丶荣归故里,反而是一种很大的荣耀,不管你在外面仕途有多厉害丶官做的多大,年老乞骸骨后,大概率都是回归乡里,悠哉养老,能以一己之力让寒门崛起为士族郡望,已经算是个人影响力的顶配了·--除非你是牛逼到了顶破天花板,通上了天丶封了王爵,举族升迁那种。

    眼下欧阳戎官至修文馆学士,代理江州刺史,已经是南陇老家那边的大名人了,虽然以前就是名传十里八乡的读书种子,但现在更上一层楼了,是南陇县十几年都难得一见的彪悍人物,在庐陵全州都名声不小。

    要知道庐陵的读书人可是很卷的,号称十里一进士,在整个江南道都是出了名的,也是白鹿洞书院挺看重的「招生地」,耕读传家都不过是庐陵寻常人家的标配。

    每一届洛阳科举,南方进士本就名额蓼蓼,但是其中几乎都会有一个位置,

    被庐陵的读书人占得,整的和低保一样,这麽看来,某人在朝中的同乡真不算少。

    曾经的读书种子欧阳良翰,就是出身在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氛围中,被赵母丶甄淑媛拉扯长大,是从这种地狱难度的读书环境中杀出来的,也是庐陵那一届的小卷王,后来成了大周久视元年的探花郎。

    所以,现在欧阳戎治理江州,对那半死不活丶难出进士的州学县学,是最看不顺眼的,可能是水运发达的缘故,江州的年轻子弟似乎大都喜欢从事商贸之事。

    当然了,也不排除是因为朝廷贬官至江州的人太多,老百姓们都觉得,内卷当官好像也没啥必要,毕竟一大批被贬官员的终点,就是他们的起点---简直笑死。

    不管如何,欧阳戎现在作为南陇欧阳氏站在最高台面上的人物,娘甄淑媛的生辰,都有族长丶族老们过来祝寿,算是排面拉满了。

    但欧阳戎发现,还缺了一家,是欧阳戎的娘亲出身的南陇赵氏,他前些日子也问过甄淑媛,要不要请南陇赵氏的人过来,被甄淑媛一口否决了,也不知是为何·—.

    来到厨房。

    欧阳戎看见赵清秀正在煲汤,背对着他。

    他走去,瞧了眼,看见锅里有些草药在沉浮,汤汁乳白色的,类似鱼汤。

    这好像是叫什麽三白养颜汤,加了白术丶白茯苓丶白芍和甘草等中草药,因而得名「三白」。

    这些草药都是欧阳戎前几日陪绣娘去买的,她说这个三白养颜汤的方子,是那位孙老道随口教的,此药膳有调理脾胃丶是女子美白的作用,这次正好用上了。

    欧阳戎好奇的打量了眼正在熬制的药汤。

    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