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绯闻公主(2 / 4)
; “再加上一传十、十传百,传的越来越玄乎的美艳之名,什么洛阳第一美人……现在也不知有多少洛阳士子仰慕追捧,想得这位新晋的公主殿下青睐。
“这些热捧也从洛阳士林扩散,传的天下士林皆知,只要是士子,就没有不关心仕途科举的……我也是这趟回去,从钱塘士子那里听来的,都在街边热议此事。”
长袍文士似是感同身受,嘘唏道:
“那是当然,而且没记错的话,这位安乐公主,还是碧玉年华,未曾婚嫁吧?距离挑选驸马也不远了……只是在下真没想到,册封开府的进展会这么快,这浔阳王一家,不是今年初才刚回京吗,才刚见面,圣人就对这位孙女喜爱有加?”
程姓商贾倒了杯酒,忽然道:
“我偶尔听到一则风言,不知真假。”
众人看去,长袍文士代为问道:“什么风言?”
“听说这些小公主,与圣人年轻时的相貌有那么几分神似,祖孙之情难免多上一些,有份隔代亲在。”
“还有这等事?”
周姓富商的脸色顿时严肃了些,俄顷,缓缓点头: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我就说那什么洛阳第一美人、皇室第一美人之名传的这么玄乎,就算安乐公主姿容绝美,宛若仙子,也都有些过犹不及了,毕竟还有长乐公主在一旁,这美名夸的有些得罪人了,但是程兄这么一说,就很合理了。
“神似圣人年轻时的容貌,这位小公主殿下不管姿容如何,都必须是京城最美了,连长乐公主都得心服口服的夸,以往名声在外的几位本朝奇女子们也得让道,再怎么赞扬都远不为过……原来神都那边,没人是好色热血的糊涂蛋,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长袍文士闻言,也忍不住赞扬一句:
“兄台此言是极,是极,乃真知灼见。”
周姓商贾摆手:“过誉了,我也是刚反应过来。”
顿了顿,似是谈兴不错,他又想起某事,主动道;
“安乐公主是没婚嫁,不过,我在钱塘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也不知道是不是浔阳王一家曾待过的江州,和钱塘一样都在江南,隔得近,一些过往的消息挖掘的快……”
他有些欲言又止。
长袍文士忍不住催促:“到底何时?”
程姓商贾和其他宾客们也眼神投来。
周姓商贾犹豫了下,说:
“这是钱塘士子们私下传的,好像是从江右士林那边传来的,浔阳城就在那边……听说,未入京发迹前,安乐公主随父兄潜居浔阳时,与时任江州长史、现任江州刺史欧阳良翰,私下有些交情,隐隐有些风言风语,说是、说是爱慕青睐……”
众人闻言一愣,长袍文士下意识问:
“你说的是,那位名扬天下的守正君子欧阳良翰?”
“没错,应该就是他,一个强力佐证就是,欧阳良翰曾作一首《琵琶行》,刚传到京城的时候,当时初来京城还未册封名号未站稳脚跟的小公主,就在极力推荐,还在长乐公主府的中秋晚宴上,钦点此诗为中秋诗词魁首,
“此事,在当时的洛京还惹了不小风波,此诗境界如何不提,试问,这等不遗余力的赏识力荐,关系能简单到哪里去?再加上那时候小公主一家还未发迹,小公主也年纪尚小,情窦初开之际,自然是容易滋生情愫的时候。
“而欧阳良翰却清名满天下,又是就任当地的父母官,年纪轻轻,大权独揽,意气风发的……有时候,少女怀春其实就是那一两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