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真赝品难辨,新鼎剑线索(2 / 5)

加入书签

是,让王操之吞下红黑符箓的符水,带着降身神通跑出去,并不是单纯为了御剑。

    而是彼时彼刻,他心头做出的多重预备方案下的最优解。

    欧阳戎抽出思绪,从功德塔中脱离出来。

    睁开了眼睛。

    王操之、赵清秀都在静静等他。

    欧阳戎什么也没说,伸手打开绣娘膝上的墨家剑匣,从中熟练的翻找起来。

    剑匣现在算是成了他的随身小仓库。

    欧阳戎手掌停顿,从中抽出那一本残缺的《真诰》。

    不过他接着又翻看了下,没有找到妙思的灵墨。

    此前妙思“大方”送给他三筒灵墨,欧阳戎今早离开王府、告别众人前,偷偷塞给了谢令姜,小墨精妙思也放在了她那里。

    小师妹是儒家炼气士,灵墨对于她的帮助很大,欧阳戎只是用来制符文。

    因为当时他身上有多余的红黑符箓,于是就全给小师妹了。

    浔阳王一家的饮冰方案中,小师妹要做的事确实有些风险,欧阳戎自然最是心忧她,哪怕只是万分之一可能。

    没有灵墨,就没法制符。

    欧阳戎沉吟片刻,决定先回修水坊那边,找到小师妹和妙思后,拿到灵墨制符,先补充一张。

    身上多一张红黑符箓,能规避很大风险。

    例如这一回,如果不去暴露蝶恋花主人身份,而是按照他原来的计划,去使用降神敕令规避琴声,若是没有王操之吞下红黑符箓跑路的这条备选路子,一旦请陶渊明上身失败,他岂不是尴尬了。

    后面事实也证明,确实没有把陶渊明请过来,他合着符水吞下的那副所谓《归田园居》真迹,是他娘的赝品。

    再次想到此事,马车内,心情本来平复不少的欧阳戎眼皮跳了跳。

    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不知为何,相王府给他的感觉,总是有些犯冲,与他和浔阳王府隐隐反冲。

    或许是因为相王府和浔阳王府的定位相同?某种意义上,都是延续离乾王朝的真龙气数?所以在玄学意义上,是二龙相争的关系?

    只不过眼下,二龙都被上面那位女帝给强力压着,旁边还有卫氏这条“赖皮蛇”在虎视眈眈,所以不得不合作?

    欧阳戎暂时收回一些思绪。

    他低头,从剑匣中取出了一份《桃花源记》真迹,这是从怀民兄那里拿到的。

    按道理,这一份真迹总不会也是假的吧?

    其实,包括已经证伪的“《归园田居》真迹”在内的这两幅陶渊明真迹,欧阳戎都让“陶学大师”离裹儿浏览鉴定过的,得到的答复也是大概率真品。

    但是笔迹是可以伪造的。

    没想到这年头,赝品都整的和真的一样,害人不浅。

    但是其中确实是利益巨大。

    陶渊明作为东晋名士,距今有三百多年,名声太大了,他的真迹自然价值连城。

    真品本就是当世孤品。

    赝品自然泛滥,甚至以假乱真,不足为奇。

    这也是欧阳戎不太确定相王府那边是不小心走了眼,还是精心设计的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