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年总结!君子和剑娘读者进来聊下啊(4 / 6)

加入书签

表她意志的林诚等人没办法!

    那么,女帝的金身在这段剧情里,是什么时候被破掉的?

    从主角当众说“臣,死不奉诏”开始!

    到汪氏母子因为强行造像而惨死。

    再到浔阳王府、元、燕、陈等原先听命皇权的臣子们内疚退出造像,不做帮凶。

    最后到身为女帝最忠心女官的容真,在星子坊大佛即将竣工之际,自我怀疑,犹豫转身,去找主角。

    一步接一步,把女帝的金身,像是剥洋葱一样剥去。

    因此,在刚刚提到的那个大佛倒塌的高潮章节,鼎剑是作为“礼器”一样的身份现身的。

    林、卫、王等推进劳命伤财的星子坊造像、被女帝威严与金身保护的人群,是必死无疑的!

    所以只用写短短几行,砍瓜切菜的清扫,当时,多写一秒,小戎都觉得是在浪费前面的铺垫。

    这一段的剧情递进,还有潜藏的艺术逻辑,让小戎写的很爽,激情澎湃,手舞足蹈。

    但是,效果呢。

    前面也说了。

    不够爽,看的快的,没有代入感的,觉得不明所以,或者轻“哦”一声。

    只有少数读者点点头,觉得还行。

    所以……就是自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仔细想来,这一段剧情,除了“艺术逻辑”上,借鉴了电影外。

    在“欺瞒读者视角”的铺垫写法上,是借鉴了《赘婿》杀皇帝的高潮名场面,

    但是小戎在调动除了lsp外的读者情绪方面,不够成熟。

    说起来,这情节还有点类似《冰与火之歌》中,瑟后屈辱游街后,用野火炸教堂,团灭对手的剧情。

    也是高潮,也是意想不到,也是一瞬间清空所有的矛盾冲突。

    但是这种“欺骗观众”的技法,只适合影视作品拍出来,能让观众直呼精彩。

    不太适合文字载体的小说。

    因为需要读者脑补。

    而影视作品可以直接呈现画面,省去了观众脑补的这一项,更别说还有bgm等手段,充分调动情绪……反正一定是比文字作品更方便的。

    所以这一段剧情,若是进行画面呈现,一定是比文字更坚硬有力的。

    画面感与氛围感达标。

    适合作为剧本,去影视改编,一定精彩。

    但是,有缺陷就是有缺陷,作为小说,高潮不够爽,就是有缺陷,不事后找补。

    总结原因,是写法上,导致的。

    所以君子这本书,接下来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写法上的进步。

    写法,写法,写法!

    剧情没有问题,鼎剑作为“礼器”,后面一定还会有它的华丽审判。

    可是如何写出爽感,是检验写法的唯一标准。

    最近其实就有类似的改正进步。

    就是现在写的高潮后的收获结算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