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阿青的一天(4 / 6)

加入书签

就是利益熏心嘴脸。

    你这款名扬天下的正人君子又是代表哪家的利益?

    除了一眼可见的浔阳王府外,还有呢?

    陈郡谢氏?江州龙城、庐陵南陇的豪强乡绅?还是江南道的巨商大贾们?

    既然大伙都是为了利益。

    那还不如像卫氏那样坏的坦荡点,就是要一家独大,就是要窃取离氏皇族的位置,取而代之,做天下最大的地主。

    总比这一群满嘴公道、满心利益的虚伪文臣好。

    目前为止,真正能让容真看的上眼尊敬的,只有那位十几年如一日枯坐算账的夫子。

    于是,在浔阳城的短暂接触中,欧阳良翰越是表现的一本正经,她越想揭露开来。

    所以,容真怀着一颗怀疑之心来到龙城。

    准备调查某些事情:

    当初欧阳良翰在西城门处,当众斩首朱凌虚。

    而在前一天,同样有一位与朱凌虚关系密切之人,赵如是,在龙城县的市井被不知名歹人当众枭首。

    容真隐隐洞察到它们之间某种联系。

    她今日下船落地,本是要走访调查,可怎么也没想到,逛着逛着,忘记了时间。

    原因很简单。

    这座县城与她印象中那种愚昧落后的穷山恶水不一样。

    很不一样。

    拥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风貌。

    连“气”都迥异了不少。

    没错,县城也有“气”,在阴阳家望气士眼里万事万物都有“气”,一座县城也不例外。

    就像一座大一统王朝一样,是垂垂腐朽步入夕阳余晖的,还是朝气蓬勃如早晨九点半的太阳,或是烈日正炽的青壮年阶段……

    这些都能大致“望”出。

    龙城县给容真的感觉很难言明。

    硬要形容,把县城比作一个人的话。

    那它便是跟在三位性格独特的明师身边耳熏目染,深受影响……被这三任县令感染过三种不同的“气质”,全部杂糅起来,浑然天成。

    而这其中,有一种最新的“气质”,尤其显眼……

    容真走街串巷,还默默翻阅了一些县志,了解了不少,

    若没猜错,这三任县令分别是:

    四百年前的东晋名士陶渊明。

    虽然仅仅只做了八十一天县令,但却留下了两只放生的梅花鹿,与“采菊东篱下”的醉乎背影,为后世人津津乐道。

    此县不少街道、地名、特产都出自他与梅鹿、菊酒的典故。

    这是赋予文气。

    蕴育出一股隐逸豁达的山水名胜气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县亦如此。

    还有一位,是十年前从宰相高位贬谪、在此地“迈步从头越”的狄夫子。

    不艾不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