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匡复离乾(4 / 5)

加入书签

军攻下洪州城后,却不稍作整备后,一鼓作气,立马率兵攻打江州。

    这是为何?

    是毫无进取东南之心,所以只攻下一座洪州证明招安资格,控制规模?

    还是说,知道浔阳城早做好守城准备难啃,在准备一个大的?

    不管如何,洪州那边暂时的安静,令江州等周围州县的众人稍微松了口气。

    至少距离援军赶来又近了一点。

    只是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却让人格外忧心仲仲,提心吊胆的……

    与他们又喜又怕的纠结心情不同的是。

    洪州那边的稳打稳扎,让欧阳戎一颗心渐渐下沉。

    预感不妙。

    在他眼里,若蔡勤军拿下洪州后,立马攻打江州,反倒是一件好事。

    首先。

    且不提暗中有秦恒与苏骞的交情,说不定攻城的时候欧阳戎能劝降一波,打断蔡秦军的气势节奏。

    只说蔡勤军若是马不停蹄的攻打江州,能有两点益处:

    一是浔阳城能以逸待劳,蔡勤军接连转进,定然疲倦。

    即使攻克洪州士气高昂,但这种守城战却十分消耗攻方的士气,更何况还是浔阳城这种依山傍水的易守地形。

    二是能明确无误表明一点。

    即蔡勤军此次造反,并不是处心积虑准备周全,只是心血来潮。

    个种区别,天差地别。

    因为蔡勤军迄今为止,能举着的旗号只有一个,那就是长官残暴、戍卒返乡。

    这也是全天下百姓、甚至包括欧阳戎都下意识同情蔡勤军的缘由。

    除此之外,蔡勤军并没有多少大义,能在解决江州返乡之事后,继续扩大事态。

    什么,后面再重新来个“清君侧”吗?那么某种私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所以对于蔡勤军立马攻打江州的这种可能,欧阳戎心中早有对策,淡然以对:

    他原准备着,可在打着归乡旗号的蔡勤军围城之际,配合秦恒一起,逼迫王冷然,逮捕江州第三折冲府的教练使、折冲长史等引发戍卒怨恨的主张延期的将领,

    在城头将他们当众行刑,以平其愤。

    然后作为长史的欧阳戎再明确表露态度,安然款待三百江州戍卒的家庭,以此消解蔡勤军的造反合理性,解浔阳城之围。

    甚至,在蔡勤等戍卒“怨恨犹不解”的情况下,他还能借势,以下克上,将王冷然枭首。

    处理的一干二净。

    能顺手解了浔阳王府的难题,带着离闲等人突破这张鸟笼。

    而且这样,蔡勤军也失去了返乡大义。

    他们本就已经身处家乡,戍卒思安,洪州、江州兵祸自然不会长久。

    即使要打,后续官兵也能占据大义,渐渐压下此乱。

    可是眼下,就像是知道欧阳戎的某种阳谋一样,事态没有朝这方向发展。

    洪州的蔡勤军,没有立马攻打江州!

    而是熬鹰一般,静等未动,也不知在等待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