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北归变数(3 / 5)

加入书签

bsp;   他只觉顺风顺水。

    可能是对其那日单枪匹马宣旨的豪迈举措佩服。

    北归行军的途中,胡夫与蔡勤等人逐渐熟络。

    而且,为了融入这军营武夫的气氛,一向不怎么喝酒的络腮胡宦官中使,也学着一起上桌喝酒。

    期间,胡夫终于见到了第三团的校尉苏骞。

    这是一个闷油瓶一样的圆脸汉子,身材壮硕,皮肤小麦色,酒桌上闷头喝酒,发言颇少。

    虽然这一千五百戍卒中,大部分是洪州折冲府的将士,以苏骞为首江州戍卒占少数,

    不过可能是性格沉闷老实的缘故,苏骞与蔡勤等洪州将领相处关系不错,至少没有那种排挤冷落。

    胡夫观察到这点,只不过,因为招安抚慰顺利,没遇到什么困境,胡夫便没有主动去找苏骞。

    而苏骞对于偶尔佩戴某柄腰刀的胡夫也是沉默不语,或说他对蔡勤等人也是话少不语,更没主动搭讪胡夫了。

    胡夫对此不太在意。

    随着日子过去,事情朝稳中向好的方向前进,直到众人进入江南道腹地。

    胡夫与蔡勤等戍卒们,来到了距离洪州已经不远的饶州境内。

    在经过一处城池关卡,突然发现些不一样。

    “胡中使,这些关卡布置的守兵是何意?”

    队伍前方,蔡勤转头,疑惑问出了一众将领戍卒们的心声。

    胡夫看了眼后方那个严兵把守的关卡。

    宽声安慰:“应该……应该是地方匪盗多,官府驻兵防备吧。”

    有一个校尉闷闷道:“这江南腹地,往日太平无事,哪里有这么猖獗的匪盗,要严兵把守。”

    行进的队伍顿时沉默。

    胡夫微微皱眉。

    往后数日,经过一些关卡,依旧遇到了一些严兵把守要害的现象。在防谁似乎很显然了。

    虽然都给戍卒队伍放行通过,可蔡勤等人侧目看向胡夫的行为愈发频繁。

    胡夫脸色不变,可心中却不禁大骂这饶州等地的主官。

    待队伍靠近饶州城,胡夫立马进城,进入饶州大堂,喊出了饶州主官,质问此事。

    饶州刺史最近养病请假不在,只有一位姓赵的饶州长史代为出面,

    解释饶州乃江南道腹地,位置关键,为了安全考虑,才派官兵在关卡戒备,防止生事,此乃地方官员义务责任,不得为之。

    不过,赵长史强调,只是例行戒备,绝不会阻拦中使大人与戍卒们的北归之路。

    这种老油条心理与预防不担责的怠政,胡夫哪里看不明白,自然大为不满,痛斥了一顿,赵长史卑躬屈膝,满嘴赔不是,可依旧打着哈哈。

    不过最后摄于天子私使的压力,饶州方面还是低头了,撤掉一部分关卡官兵,只派零星官兵守关,走个过场……

    最后,饶州官吏们将沉着脸的胡夫,还有沉默北归戍卒们恭恭敬敬的礼送出境。

    离开“不识大体”的饶州,胡夫稍稍松口气,

    夜里的酒桌上,他宽慰了下蔡勤等将领们,众人点头应和,蔡勤主动活络气氛。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