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祸乱之源(求票票!)(4 / 5)

加入书签

sp;  原本大乾初年的滕王,兼职洪州都督之职,职权甚大。

    后来卫昭称帝改制,其中一项改变,是收回洪州都督之职,改为朝廷任免。

    但当前任上的洪州都督朱凌虚,传闻早年还未前往边疆立功发迹之前,曾受过老滕王的恩惠。

    所以上任以来,对于腾王府的一些事,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不过此前,这些传闻都是空穴来风,无凭无据。

    而眼下,听闻离闲所言之事,欧阳戎与韦眉都察觉到,此言非虚。

    这位朱都督,竟替滕王带话。

    离闲尝试问:“檀郎,这位滕王,咱们是否要拉拢?”

    “咱们拉拢他做什么?”

    欧阳戎扶额,有些头疼,反问离闲:

    “伯父,咱们来浔阳城的目标很明确,是回京摘取皇嗣之位,不是要扩展什么羽翼势力、图谋造反。

    “结识什么滕王、都督有何用?伯父若要造反,确定玩得过内战内行、外战外……外战更内行的陛下?”

    离闲恍然,赶紧摇头,“檀郎都不敢,吾怎敢。”

    “那不就对了。伯父,这二人之示好,乃是鸡肋。”

    欧阳戎板脸,思路清晰:

    “并且亲王之间,互通书信,本就不妥,特别还是这类根基深厚的地方藩王,这可比你与亲弟相王传递家书,还要严重十倍,毕竟伱们皆无实封实权。”

    他不禁语气训斥:

    “可这位滕王殿下乃实封藩王,既与洪州都督关系匪浅,又敢与废帝通信,话说,他怎如此大胆?”

    离闲吓了一跳:“檀郎放心,吾绝不给滕王回信。”

    欧阳戎追问:“朱凌虚之信,可有回过?”

    离闲紧张道:“仅回复过一封,皆客气之言,未涉及滕王。”

    “还好。”欧阳戎捏了把汗,沉吟片刻,伸手道:

    “将朱凌虚之信交我,我来处理。”

    他又转头,嘱咐离大郎:“那位朱公子的邀请不要答应,找个理由回拒。”

    “是。”离闲父子连忙点头。

    少顷,接过信件,浏览片刻,欧阳戎抬头,摆了摆两指间的薄薄信纸:

    “太平无事倒也罢,一旦有东窗事发,这就是祸乱之源。”

    众人愣愣看着长身而立、肃容正色的青年。

    “不是过甚其辞。这江南道作为大周朝的大后方,太过富饶太平、纪律松弛了。”

    他垂下手臂,手指信封叹息:

    “按大周律,这洪州都督本就肩负监察、约束境内藩王勋贵之责,与刺史、长史一样,岂能有如此私交?

    “幸亏还是太平年代,若逢特殊时段,这便是取死之道。”

    离闲父子偢然,正襟危坐起来。

    韦眉侧目看了眼欧阳戎。

    欧阳戎又气又笑,摊手说:

    “谁知道那位陛下怎么想的,调任我为江州长史。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