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二、平步青云(3 / 5)

加入书签

是有贵人啊。

    不过城外那一座巍巍壮观、闻所未闻的折翼渠……也说不得是自助,还是贵人助。

    或者说,在仍旧保留门阀贵族政治传统的大周朝,想往上走,二者都是必不可少。

    至于说,这位贵人是谁,是大周朝某种意义上最大的贵人,卫氏女帝,还是政事堂的朱紫相公,那就暂时不得而知了。

    宋浩表情沉稳,垂目浏览,少顷,抬头忽问:

    “欧阳县令年岁几何?”

    “过了十月,便是二十有一。”欧阳戎如实答。

    “才刚刚弱冠吗……”

    宋浩叹息一声,手掌合起锦折,手指了指欧阳戎,朝左右同僚们道:

    “弱冠之龄的御史台侍御史,应当是本朝最年轻了!”

    全场登时哗然。

    哪怕是早就隐隐猜到这位治水有功、声迹远扬的年轻县令,这次可能是要升官加爵的陪行官员们,此刻亦是脸色惊愕。

    御史台,侍御史!

    且不说升官换职,从穷乡僻壤升回了京城。

    单单说这御史,乃属清流,在京官之中也是清贵至极的好去处。

    而侍御史,更是从六品。

    御史台类似于欧阳戎前世的纪委,掌握监督百官、整肃纲纪之权。

    首官为御史大夫,副贰乃御史中丞。

    其下,设立三院,台院、殿院和察院。

    其中,地位隐隐最高的是台院,台院置侍御史四人,官职为从六品下。

    职责是掌纠正,举百官,推鞫狱讼。

    这四位侍御史,算是御史大夫与御史中丞之下,地位最高的御史官职,自主检察之权极大。

    自七品地方县令,荣升六品京官御史。

    这一步,实打实的平步青云。

    县衙公堂内外,一片热腾。

    但却也有人,噤若寒蝉。

    刚替上官打了小报告的俞司功身子一僵,埋头喝茶,不敢抬头看向某人。

    欧阳戎礼貌应付了下赞美恭喜的随行官吏们,

    “欧阳县令,不,应该是欧阳御史,恭喜了,以后同为朝臣,也算是同僚了。”

    宋浩含笑,把手里的批朱锦折递给了欧阳戎。

    欧阳戎看了一眼锦折,默默接过,却没马上打开。

    眼见事情差不多了,宋浩手撑扶手,准备起身。

    “宋大人请留步,这次,有劳宋大人远道而来,但是下官这儿有件事,须烦请宋大人再走一趟了……”

    宋浩半起的身子一顿,转头看去,只见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县令,将未看的锦折放置桌上,然后默默从袖中取出一叠折子,两手呈递了过来。

    “这是……”

    宋浩微愣,大堂内的其它官吏亦是脸色困惑。

    ……

    与此同时,龙城县衙门口。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