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想发什么就发什么,(2 / 2)
大家都磨蹭着,聊着过年要买什么,家里准备得怎么样了。
更多人议论的是,过年工厂会不会发福利。
平时工资都是按级别发的,只要不升职,工资都一样。
就过年不一样,大家都在琢磨会不会发点礼品或者奖金什么的。
以前过年也有,但奖励少得很,基本就是一斤鸡蛋、半斤肉之类的。
但就算这样,能多拿点额外的东西,大家还是挺乐呵的。
那时候的人,真是容易满足。
这次大家议论得这么热闹,还不是因为换了厂长,换成了赵年。
赵年可以说是第三轧钢厂的传奇,从一个厨师学徒,一步步走到了厂长的位置。
而且只用了一年时间,真是让人又羡慕又嫉妒。
这是大家的通病,换成别人,面对这么大的提拔,肯定也是又妒又恨。
但赵年已经坐上了第三轧钢厂的头把交椅,嫉妒和恨自然不敢表露出来。
虽然心里嫉妒,但不得不佩服赵年的能力。
从三千多人的小厂,发展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据说明年还要扩张,变成上万人的大厂。
……
也就赵年能做到这点,其他跟第三轧钢厂一样的工厂,也招了不少工人。
但大部分工厂因为人数猛增,带来了一堆问题,甚至因为开支变大,工厂都倒闭了。
而第三轧钢厂第二次招工,很快就稳定下来了。
人数从三千多一下涨到了七千多,翻了一番还多。
这些新来的人里,有不少是其他工厂的管理人员,还带了自己的人马。
他们甚至想把赵年挤走,结果赵年还是稳坐厂长宝座。
那些想把他赶走的人,一个个都被开除、坐牢或者下放,没什么好果子吃,可见赵年手段厉害。
不过就算增加了这么多人,工厂还是照常运转,这说明赵年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管什么年代,春节对大家来说都很重要。
从达管贵人到平民百姓,不管喜不喜欢,到了春节,总感觉不一样。
大家都得为春节做准备,买年货,过年的气氛跟平时就是不一样,哪怕再穷的家庭,过年那天也会比平时丰盛些。
比如多吃点东西,家里添点新物件,孩子穿上新衣服什么的。
上班的人一年就等着这一天呢,平时过节可能没什么特别的,但一到过年,大家都盼着有点奖励。
这也让春节多了几分惊喜。
不光是如也来问他。
毕竟他是厂长,这事肯定得他定,两女怕赵年太忙给忘了。
不可能别人当厂长的时候春节发礼品,他当了就不发了,别人肯定不乐意。
虽然平时在赵年的带领下,大家工资涨了,福利也不错。
但如果春节不发点东西,肯定有人嘀咕。
赵年当然懂这个理儿,很多人只记得仇不记得恩。
“赵厂长,春节的奖励发不发?”
“跟以前一样吗?”
“还有几天就春节了,早点准备也好。”
“赵年,这春节肯定得发点什么吧?”
……
二月一到,春节就快到了,小年都过完了,礼物的事也该琢磨琢磨了。
这么多人来问,有的是想知道发什么,有的是为了礼物,还有的是好心提醒赵年别忘了。
不管怎样,确实得好好盘算盘算怎么安排。
要是搁现在,简单得很,直接多发一个月工资就搞定了,大多数公司都是这样。
当然也有少数公司会发好几个月的工资,甚至发车发房,但那只是极少数。
还有一部分公司,就发几百块,六十年代的几百块,相当于别人一两年的工资。
但在现在,几百块也就是几天的工资,那就显得有点少了。
不过现在很多公司也就这样,连这点都不给,只发点苹果橘子什么的就算了。
第三轧钢厂不一样,不是私人企业,如果是私人企业,赵年说了算,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根本不用考虑。
现在的啯企待遇不错,但现在的条件跟以后差很多,就是发一个月工资,赵年这样做已经算是破例了。
如果只发米面油之类的东西,又觉得太小气,毕竟这是他当厂长的第一年,应该适当提高一下。
发东西最怕的就是不公平,有人多有人少,肯定会有意见。
但如果太平均,也有问题,比如中高层觉得自己干得多,理应多拿点。
最后赵年决定,还是按工资比例发一周的奖金,比如一个月20块的,可以拿5块奖金,一个月100块的,可以拿20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