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传言一直都在(1 / 2)

加入书签

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bstyle="lor:red">稍后刷新</b>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2yq.)四合院:教秦姨开车,油门呼到底爱言情

转完一圈后,程泽亮就带着秦京如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让她跟着其他质检员先学习。

刚进厂肯定不能马上上岗,什么都不懂,肯定得先学一段时间。

走的时候,他特意叮嘱那个质检员要好好教,先跟着学一周,学会了再自己上手。

说完之后,程泽亮一边想一边回到自己的工位上。

还在琢磨着,她和于海棠到底是什么关系,这可是于海棠亲自送来的,还特别交代要照顾好,直接安排成了质检员。

要知道,质检员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是个挺吃香的职位,很多正式工都羡慕不来,想要进这个岗位可不容易。

看来关系应该不错吧,但如果关系真的好,为什么秦京如还是临时工?作为宣传科的副主任,安排一个人转正其实很简单。

实在想不明白,他也只能慢慢观察,反正不会去得罪她。

被程泽亮安排的质检员,自然开始叫秦京如来学习。

在厂里待久了,领导是不是重视一个人,一听就能听出来。

车间主任明显是要她好好教秦京如,那质检员自然会认真教,不然以后可能就会被穿小鞋。

教的时候肯定也会顺便打听一下秦京如的背景。

之前于海棠送秦京如进来,她也看到了,那车间主任明显是在巴结。

这就是现实,如果秦京如自己来,虽然也能安排工作,有人教,但肯定没这么用心,也不会这么细致,对她以后也不利。

人活在社会上,总得按规矩来。

有了于海棠的保证,后面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不只是程泽亮好奇秦京如的身份,厂里的其他人也都好奇。

面对大家的询问,秦京如自然会透露一些,不可能什么都不说。

如果说没有关系,大家肯定不信,就算信了,也会看轻她,作为新人不被重视,自然也不会有人教她技术。

说和于海棠关系不错,不管怎样,看在余主任的面子上,肯定是要教的。

就算不是同一个部门,也有一定影响力,余主任一句话让生产科的人帮忙,他们自然会答应,不过是帮个小忙而已。

给余主任留点情面,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再说外面都传余主任和赵厂长关系铁得很。

这种事情,大家稍微琢磨琢磨就懂了,就算一时没想明白,也会有人私下提醒。

在厂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总有几个铁哥们儿,遇到小事,自然有人会通风报信。

秦京如说是朋友,大伙儿自然也得给点面子,但也不会太过火。

朋友嘛,能来往就行,也不可能指着于海棠给她们升职,看看秦京如刚来还是个临时工就知道了。

看上去关系一般,但也不会得罪秦京如。

没过几天,秦京如就适应了上班的节奏。

四合院的人也听说秦京如去轧钢厂当上了质检员。

虽然是临时工,但有赵年罩着,转正也就是早晚的事。

外头的人都说秦京如是因为于海棠才进的轧钢厂,但在四合院里,谁不知道是因为赵年。

这事只要有人知道,那就不叫秘密。

没多久,秦京如是因为赵年的关系才调到第三轧钢厂的事就传遍了。

牵扯到赵厂长,大伙儿也就私下嘀咕嘀咕,不敢大声议论,怕被发现,万一惹赵年不高兴怎么办。

赵年是厂长,在第三轧钢厂说了算,可得罪不起。

大伙儿问起,秦京如自然说是四合院的,关系挺好的。

别的也不多说了,时间久了,大伙儿也就不追问了。

问不出来,又不能去问赵年,谁也不敢。

再说,还有人传于海棠和赵年有那么点意思,但这都是传言,没证据。

要是有人查这事,被举报了,后果谁也说不准。

不能因为一时好奇,就毁了自己的前程,太不划算了。

最近,秦京如都没去找赵年,就是为了避嫌。

在四合院里,也是尽量避开那些闲言碎语。

按赵年的说法,最多半个月,那些人就消停了。

反正就半个月,能换来安稳,值了。

至于解释嘛,其实挺简单,秦京如找赵厂长借钱,现在上班还钱,只能说明赵厂长人好。

时间久了,大伙儿也就没兴趣追问了。

跟厂长有关的事,还是少问为妙,反正没人敢得罪秦京如。

“赵年,你可真是神机妙算,照你说的做,京如顺顺利利进了轧钢厂,后来传出你和她有那么点意思,结果没人再管,就这么过去了!”于海棠一脸佩服地说。

“那当然,这是人之常情嘛,当事人不承认,又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