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切切 偲偲 怡怡”(2 / 3)

加入书签

   三天内完成七道题,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主要看你写得怎样。

    这一场主要是考考生对《四书》、《五经》以及各家注疏的基本掌握情况,类似于基础知识的考试,答案也是统一的。

    同时也考学生八股文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程度。

    孙山仔细看题,很快就找到题目的出处了,只要第一步审题正确,往后怎么写,多多少少都会得分。

    孙山把题目放一边,先填好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祖上三代等资料,这些是基本的,也必须填清楚的。

    就算考得再好,这些如果忘记填写,成绩也会作废的。

    乡试题

    孙山把填好的资料收拾好,下面就可以正式做题了。

    第一天往往是精力最充沛的,孙山想趁着这股精神气,尽量把题目做好。

    特别现在茅房并不是很臭,越往后,茅房散发出的恶臭越让崩溃,孙山需要把所有题尽量构思清楚,尽量做出来。

    孙山先做《四书》题,看到有两道竟然在岳麓书院做过,瞬间信心大增。

    而且这两道题目还被周大人批改过,孙山在这么一刻,觉得所有霉运都离他远去,瞬间成为一个幸运儿。

    主考官杨勋果然是传说中的中规中矩,出的题目也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非常变态截搭题。

    杨大人出的题可以说得上四平八稳。

    不过这样的题目,想要拿高分也难,只要熟读四书就知道出处在哪里。

    知道在哪里,离答题就八九不离十了。

    孙山比那些人有优势的是他的文章被周大人批改过。

    嘿嘿,堂堂一个三品侍郎,而且是两榜进士,货真价实凭本事考上去的,学识自然不差。

    孙山看了看题,确定是做过的,于是把自己曾经做过的文章默写上去。

    哈哈哈,而且还做过两道,孙山瞬间心花怒放。

    感觉“解元”的双手正向他招来,孙山一个伸手,几乎要抓住“解元”的手指尾。

    猛然地隔壁发出“咚隆”一声,把孙山从美梦中醒来,吓得孙山握住的毛笔顿了顿,草稿纸上糊了。

    孙山那个恨啊,真的好想跳出来,把隔壁的学子打一顿。

    孙山忍了又忍。

    心想着要是考完试最后一天还有精力,出去后决定拿个麻袋,把隔壁的潮州佬套头,打一顿,就算他拜了老爷,也没办法保佑他。

    何况他出门还没拜。

    胡思乱想一通后,孙山继续埋头做题。

    先把两道做过的四书题做出来,做好后,小心翼翼地藏起来。

    接着做下面的题目。

    其中一道四书题题目:

    “切切 偲偲 怡怡”。

    孙山想了想,虽然看起来挺难,但对四书非常熟练的,也能从中找出来。

    这道理出自《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

    原文是: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