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格局碾压(1 / 2)
许副校长的话,多少有点花花轿子人抬人的味道。
一个小游戏公司,现在绝对算不上互联网黑马。
正常展下去,一丁点成长为巨头的可能性都没有。
但王敢却把许长山的话,毫不谦虚的全盘接纳。
他有这个底气和资本,未来无数的创意和世界杯的资金就是他的仰仗。
王敢则笑着解释:“许校长,不是可惜。
是他们的格局太小,给的价钱,还不如我游戏一个月的广告费。
跟他们合作,只会拖慢我的脚步。”
许长山听后,眼中精光一闪,对王敢的魄力大加称赞。
他越看眼前这个年轻人越是喜欢,觉得他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果能引导好,未来不可限量。
他顺势提议道:“你这么有能力,又有商业头脑,不如在学生会挥一下作用,带带同学们?
以你的能力,在主席团挂个名,当个副主席都绰绰有余。
这对你未来履历也是一个很好的点缀嘛。”
这番话,既是抬举,也是一种善意的招揽。
然而,王敢立刻笑着摆了摆手,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推脱道。
“许校长,您可千万别为难我了。
我这人性子散漫,最怕开会和写报告,实在是当不了干部,也管不了人。”
他自嘲地笑了笑,继续说道:“您看我这成天逃课,都快成咱们学校的反面教材了,要是进了学生会,那不是带坏风气嘛?
到时候别的同学一看,‘哦,原来当上学生会干部就可以不用上课了’,那您可就头疼了。”
他这番话说得风趣幽默,既捧了许校长,又清晰地表明了自己不愿被束缚的态度。
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再说了,”
王敢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了些。
“下学期都大四了,正经事都忙不过来呢。
我那公司还一堆事,还得准备毕业论文,实在没精力折腾了。
我还是老老实实当个普通学生,不给您和学校添乱了。”
他这番话,也让一旁的何建国听得心头巨震。
他原以为王敢只是个靠家里荫蔽的富二代,没想到人家自己就有月入百万、甚至千万的产业!
而且听这口气,公司规模还不小!
许长山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再强求。
只是颇为欣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叹了口气,聊起了学校的难处。
“你说的也有道理。
唉,现在上面号召全民创业,学校也搞了个创业孵化中心,地方是腾出来了,但成绩寥寥。
学生们的项目,大多是开奶茶店、打印店这种小打小闹,实在扶持不起来。
要是能有像王总你这样的成功企业家,给学校捐一笔款,成立个基金就好了。”
许校长这番话,既是感慨,也带着一丝试探性的期盼。
要是真成了的话!
对他来讲也是一场功绩,说不定名头里的副字有希望能拿掉。
正校长还有一年就要退休回家养老了,学校里觉得有机会的人都在各方面使劲。
然而,王敢听完,却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接“捐款”
这个话茬。
他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目光似乎穿透了喧嚣的宴会厅,看到了更远的东西。
那副深邃的模样,让许长山和何建国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的下文。
他微笑着,看着许长山,用一种轻松却又无比认真的语气说道:
“许校长,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句话一出,许长山微微一愣。
王敢继续说道:“直接给钱,就像撒胡椒面,看起来热闹,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那些小项目之所以做不起来,缺的可能不仅仅是钱,更是方向、经验和资源。
一笔捐款,用完了也就完了,无法形成持续的动力。”
他放下酒杯,与许长山轻轻一碰,眼中闪烁着精明而锐利的光芒。
“我对单纯地把钱花出去没太大兴趣。
但我对能让钱生钱的项目,很有兴趣。”
“学校的孵化中心,我个人愿意投资一千万,成立一个创投基金。”
王敢想了想,接着说道,“我的公司叫‘室女座’,这个基金,就叫‘天秤座’吧,希望能为学生们的梦想称量出价值。”
他看着许长山和一旁同样被吸引过来的何建国,一字一句地强调:
“但这笔钱,不是捐赠,是天使投资基金。
我来组建专业的评审团队,筛选孵化中心里真正有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并且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和行业资源。
我投资的项目,我要占股,未来要实现资本退出的。
如果项目成功了,学校和基金还有同学们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而且这些回报可以循环投入,帮助更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