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顾廷熠之死(2 / 3)
。
他正筹谋着趁辽国内乱夺回云州,再寻机会灭掉西夏,这些都需要元丰帝的支持,若是朝堂动荡,他多年的谋划便会付诸东流。
顾廷熠这话,简直是在咒大周朝局不稳。
可顾廷熠却像是没看见他的怒意,依旧固执地往下说,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徐大人莫急着动怒。”
某再问你,陛下近来的身子,是不是越发虚了?”
见徐子建脸色一变,他又接着道,“陛下本就不算健壮,却日日留宿探春苑,被周盛雪和周怜儿缠着。”
那两个女人是康王府的人,她们会用什么手段,徐大人难道猜不到?
色欲迷人心,消金蚀骨,陛下的身子,撑不了多久了。”
“够了!”徐子建猛地打断他,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他想起前几日在朝会上,元丰帝脸色苍白,连听奏时都忍不住咳嗽,当时只当是风寒,如今想来,怕是被这两个女人掏空了身子!
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声音冷得像冰:“顾廷熠,你可知你说的是谋逆之言?陛下春秋鼎盛,岂容你这般妄议!”
“妄议?”顾廷熠惨然一笑,“某都快死了,还怕什么妄议?”
某只知道,若是陛下不在了,汴京城里有资格争皇位的,就只有康王府和禹州郡王府。
可我算的卦象,却是三龙戏珠——那第三条龙,就是徐大人你!”
他看着徐子建骤然紧缩的瞳孔,继续说道:“徐大人手握兵权,又深得军心,这些年为大周朝夺回了不少疆土。”
若是陛下驾崩,你手下的兄弟们,会甘心让你屈居康王或禹州郡王之下吗?
二郎向来支持禹州郡王,到时候,你们岂不是要刀兵相见?”
“顾廷熠,你在找死!”徐子建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杀意,掌风扫过案上的奏折,纸张散落一地。
他怎么也没想到,顾廷熠竟看得如此透彻,连他自己都没敢深想的后路,竟被一个将死之人点破。
这种被人拿捏住把柄的感觉,让他怒火中烧。
可顾廷熠却丝毫不惧,反而缓缓起身,对着徐子建躬身行了一礼:“某知道,徐郡王若想杀我,易如反掌。”
可某今日说这些,不是为了要挟大人,只是想求大人看在某为您通风报信的份上,日后若真到了那一步,给顾家留一丝血脉,饶二郎一命。”
徐子建盯着他看了半晌,眸中的杀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复杂。
他知道顾廷熠说的是实话。
若元丰帝真有不测,朝堂必乱,他即便不想争,手下的人也不会答应。
他沉默良久,才冷冷道:“今日的话,徐某就当没听见。”
你若再敢对外提及半个字,徐某定让你死无全尸。”
顾廷熠知道,这已是徐子建能给出的最大让步。
他缓缓直起身,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意,又躬身行了一礼:“多谢徐大人。下官告退。”
说罢,他转身慢慢走出衙署,背影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单薄,却又带着几分尘埃落定的轻松——他的目的,终究是达成了。
看着顾廷熠消失在门外的背影,徐子建猛地抬手,单手将书案上的坚硬的茶盏捏成无数块。
青瓷碎裂的声音在空旷的厅堂里格外刺耳,他盯着桌上的瓷片,眼底翻涌着怒意与忌惮。
顾廷熠太聪明了,也太狠了,连自己的生死都能拿来做筹码。
这样的人,若是活着,迟早是个隐患。
他攥紧拳头,心中暗道:以我的医术,原本可以救你一命,可你偏自作聪明,那就留你不得。
夜幕渐渐降临,宁远侯府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昏黄的光线下,往日里还算热闹的侯府,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顾廷熠被小厮搀扶着回到卧房,刚坐下就剧烈地咳嗽起来,帕子上瞬间染了点点猩红。
邵氏见状,眼眶立刻红了,忙递上温水,声音哽咽:“夫君,你这身子……”
“无妨。”顾廷熠摆了摆手,接过温水漱了口,才缓缓道,“你去书房,把书桌最下层的那叠空白奏折拿来。某有东西要写。”
邵氏虽满心担忧,却也知道他向来有主见,便强忍着泪意,转身去了书房。
不多时,她捧着空白奏折回来,看着顾廷熠拿起笔,手腕因虚弱微微颤抖,却依旧一笔一划地写下字来。
那是一份请求将宁远侯府爵位传给二弟顾廷烨的奏折。
待写完最后一个字,顾廷熠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将奏折递给邵氏,语气郑重:“你收好这份奏折。”
等宫里派人来吊唁的时候,亲手交给内官总管刘瑾。
记住,一定要在人多的时候交,让所有人都知道。”
邵氏接过奏折,指尖微微颤抖,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夫君,你这是……”
“我时日无多了。”顾廷熠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带着病态的冰凉,“顾家其他人,靠不住。
继母小秦氏心思歹毒,四房五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