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风起与曾经的家(2 / 3)

加入书签

但此刻,盛宏可不会去解释这些,他享受着同僚们羡慕的目光,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这朝堂上最有面子的人。

枢密院的房间里,气氛却有些压抑。

徐子建的生父康海丰,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想起徐子建,心中便五味杂陈。

徐子建原本是康家庶子,五六年前,在嫡母康王氏的迫害下,逃离康府,和康家断绝关系。

若是徐子建碌碌无为,康海丰倒是无所谓,可这个庶子却如同妖孽般崛起。

八岁时,徐子建因为两诗得嘉佑帝赏识,获文林郎官身;九岁写下“公明四句”

以及《治黄河九疏》,得开国男爵爵位;十岁协助朝廷治理黄河水患,如今黄河多年无灾;十五岁统领数万登州水军,兼任登州水军制统;如今不满十六岁,便以三元及第的成绩考取嘉佑六年殿试第一名。

康海丰这些年虽然因为徐子建的功劳,从九品的枢密院书令一直升到如今的五品枢密院都承旨,可他心里却不是滋味。

康海丰的父亲康老太爷当年考了榜眼,他自己当年也不过考了二甲二十名,而如今不满十六岁的徐子建却轻松考了状元。

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麒麟儿,如今却和康家明面上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巨大的差距,让康海丰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无奈。

他很想让徐子建重新认祖归宗,回归康家,可又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和这个庶子修复关系。

一想到同僚们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康海丰就觉得颜面无光。

终于,他还是没忍住,告假回府。

……

游街队伍浩浩荡荡,过了宣德门后,沿着御街往下,来到东大街。

此刻东大街上已是人声鼎沸。

福记茶楼二楼临窗处,几个茶客正嗑着瓜子议论:&0t;要说这康家真是祖坟冒青烟,赶出去的庶子都能中状元!

&0t;

&0t;你懂什么?&0t;绸缎庄王掌柜嗤笑一声,&0t;前日我去徐府送料子,正瞧见康家三小姐女在角门抹泪,说是偷偷去看了徐府一眼都被康王氏打了手心。

&0t;

街边卖糖人的老张头压低声线:&0t;我侄儿在康府当马夫,说康王氏今晨在后院摔了整套钧窑茶具,咒那徐状元&039;狼崽子早晚遭雷劈&039;&0t;

“状元来了……”

话音未落,远处铜锣声震天响起,人群顿时如潮水般向御街涌去。

徐子建曾经的家,康府,正好位于保康门方向的东大街附近。

康府后院,青砖地上碎瓷片在日头下泛着冷光。

康王氏攥着半截玉簪,髻散乱地倚在廊柱上,猩红的丹蔻深深掐进朱漆里。

&0t;小贱人生的狼崽子!

&0t;

她突然尖声大笑,惊得檐下燕子扑棱棱飞走,&0t;当年就该让祁嬷嬷把他按进水缸&0t;

角落里跪着的庶女康平儿瑟瑟抖,裙摆沾着方才被迁怒泼上的茶渍。

康王氏猛转身扯住她衣襟:&0t;你们这些贱种是不是都盼着我死?等他带着官兵来抄家?&0t;

翡翠耳坠在剧烈晃动中划过少女脸颊,留下一道血痕。

……

那个当年被她下毒迫害的庶子徐子建,如今考上状元,正在汴京城游街夸官,她自然不想看到徐子建在她面前风光的样子。

若不是康家是官宦人家必须参加观礼,康王氏甚至连在门口搭台都不想搭。

康府其他人可和徐子建没有多大仇,尤其是康家的庶子庶女,更是对徐子建这个曾经的兄弟很是仰慕。

前院垂花门后,五少爷康宁悄悄拉住胞妹衣袖:&0t;方才游街的阵仗你瞧见没?七哥那匹照夜玉狮子,怕是宫里赏的。

&0t;

八姑娘康绮攥紧帕子:&0t;

我听徐府丫鬟说,七哥给四姐姐置办嫁妆都是南海珍珠,嫡母却连支素银簪都不肯&0t;

假山后突然传来啜泣,却是六姑娘康绫在抹泪:&0t;当初七哥被赶去睡马厩,我们还笑他浑身草料味&0t;

话音未落,西厢房突然传来康王氏的尖叫声,几人顿时如惊雀散开。

如今徐子建自立门户,和生母以及姐妹一起生活。

康家有些人去过徐子建的男爵府外,那男爵府门口是按照伯爵规格装修的,比起康府来说,可是气派了不少。

游街的队伍迎面走来,徐子建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大红袍,头戴金花,英俊潇洒。

他看到康府,心中很是复杂。

游街队伍行至康府门前时,徐子建握着缰绳的手微微紧。

大红官袍下,当年被康王氏用戒尺抽打的旧伤忽然隐隐作痛。

他抬眼望去,门楼上&0t;诗礼传家&0t;的匾额金漆斑驳——这是他七岁那年因作《咏竹》诗获赏时,康海丰特意请翰林题写的。

一方面,曾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