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2 / 2)
房屋地契徐子建交到曹景休家里让其帮忙保管。
曹盖看到后都有些眼红了,他家里虽然有钱。
可是那毕竟是曹氏家族的钱,他每个月“零花钱”
也就差不多2-300贯。
看到一把赢了十几万贯的徐子建,难怪嚷嚷着叫他请客。
倒是容贵妃那两副头面还没给出来,徐子建也不着急,有曹皇后在谅那荣贵妃也不敢不给。
樊楼酒菜上的挺快,使用的都是银质餐具,而且还可以看菜点菜,这倒是很有后世的味道。
没过多久,众人的桌子上就摆满了樊楼的特色菜肴。
乳炊羊、羊闹厅、羊角腰子、入炉羊头签、酱猪肘子、三鲜笋炸鹌鹑、鲜鱼羹、玉带羹以及一些炒时蔬。
菜肴上了,美酒自然不可少。
曹盖每人点了一壶酒眉寿酒,考虑到徐子建年幼,给他点了一些甜酒以及紫苏饮子。
眉寿酒是樊楼的招牌酒之一,口感醇厚,深受顾客喜爱。
在汴京颇具名气,很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都对其赞不绝口。
不喝酒就不喝酒,徐子建倒是无所谓。
他夹了一块乳炊羊尝了一下,羊肉肉质鲜嫩,奶香浓郁,味道倒是可以。
羊肉在宋代是非常重要的食材,乳炊羊是将羊肉用乳制品一起烹制,属于樊楼的特色菜。
至于曹、顾二人爱吃的羊角腰子,徐子建表示敬谢不敏。
可能后世吃惯了牛肉,徐子建对于略带膻味的羊肉勉强能接受,至于羊腰子啥的还是端远点。
武松几人有些拘束,坐在座位上闷头啃酱猪肘子。
他们毕竟和曹顾二人不是一个阶层的,放不开很正常。
徐子建倒是不着急给几个手下解围,人与人相熟总有这么一个过程。
倒是顾廷烨和曹盖两人,比较自来熟,听说几人都是武艺高强的好汉。
两人不由分说地开始敬酒。
“来来来!
喝一杯!
几位都是公明贤弟的兄弟,就是我曹盖的兄弟!
日后在汴京有什么麻烦尽管报我曹大郎的名号!
曹某有伤在身不便多喝,改日一定不醉不归!”
“听说几位好汉,这次冒死送公明贤弟入京。
我顾家行伍出身,最是佩服那些武艺高的英雄。
顾某今日敬你们一杯。”
武松几人见曹盖二人如此爽快,也不再拘束,端起大碗酒倒满。
“某家,武松!
见过曹郎君!
顾郎君!
敬两位郎君!”
“某家,鲁达!
见过曹郎君!
顾郎君!
敬两位郎君!”
“某家,杨志!
见过曹郎君!
顾郎君!
敬两位郎君!”
一番觥筹交错几人总算是络熟。
至于徐子建因为年纪小,曹、顾二人让人给他弄了一点果酒和饮子。
武松看着一脸淡定喝着小杯果酒的徐子建心里暗道。
徐寨主还是这么低调。
在梁山的时候他酒量可是不差的几位统领都被他喝倒了。
有诗云:“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这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徐子建也不着急,边喝酒边欣赏樊楼外的汴京城夜景。
樊楼的建筑较高,在普遍是一层或二层建筑的汴京,它的三层高楼显得格外突出。
站在樊楼上可以俯瞰东京,遥望皇宫。
樊楼这种独特的视野景观,也增加了它的吸引力,使其成为汴京人向往的去处。
徐子建几人吃到一半,顾千帆三人才姗姗来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