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倒闭的水泥厂(1 / 2)

加入书签

别看李仕山把修路这个项目搞得名头很大。

市长亲自挂帅,李仕山还把自己弄个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

说白了,他这两个头衔就是干活的。

要是没有“副组长”

的头衔,他一个副处级干部压根指挥不动市局那些正处级领导。

虽说成立这个“建设领导小组”

让李仕山风光了一把,李太奇心里确实有些不爽。

可谷山的交通问题现如今也成了李太奇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在昨天,投资“化工厂”

项目的企业代表过来的时候,就向他提出谷山县境内的公路必须要好好修一修了。

目前化工厂的建设还只是初期阶段,土建部分因为都是厂房,不怎么需要大型设备。

可等到土建完成以后,大型的设备进场的时候,运输就成了大问题。

谷山现有的公路,大型板车根本就进不来。

就算想办法把设备运进来,可是等以后化工厂投产运营,各种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也是问题。

企业代表给出的最终结论就是,谷山现有的交通条件无法支持化工厂的展。

这个时候,李太奇也意识到“谷山公路”

项目能否完成和自己“化工厂”

项目变得息息相关。

也是这个原因,李太奇改变了对“谷山公路”

项目的初衷。

如今李仕山积极推进修路项目反倒是解决了他的一个大问题。

虽然说“谷山公路”

是一个几个亿的民生工程,确实是一笔不菲的政绩。

可这个项目并不能直接提升全县的gpd。

市长赵晓荣开会都说了,谁能提升gpd,谁就能得到提拔。

所以李仕山这个项目压根就没法和自己“化工厂”

项目相提并论。

如今“谷山公路”

这个项目自己现在不能从中搞破坏,还要大力支持,越快修完越好。

李太奇想到之前自己做的那些布置,指着这份通知对姚辉说道:“你把这个通知下到各部门去。

告诉他们,修路的事情上要全力配合。”

“好的,老板。”

姚辉应了一声后就转身准备离开。

他刚走了两步,就听见李太奇又补充道:“告诉下面的人,都把小心思收一收,别打修路的主意。

要是被李仕山抓到了,我可不会保他们。”

“明白。”

姚辉应了一声。

昨天企业代表过来,他也在场,清楚李太奇这话的意思。

只不过,姚辉并不觉得老板的这个警告会有多大用处。

化工厂的事情上,由于绝大多数利益都让了出去,下面的人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拿到,全都“饿”

疯了

如今又要开始修路了,想让下面人不伸手,恐怕有点难啊。

化工厂奠基仪式的结束,似乎是把谷山县的好天气用完了。

随后的大半个月时间里,连绵不断的阴雨天,让谷山县就像是泡在了水里。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可是街道上依旧行人稀疏,许多商铺都已经关门歇业。

阴雨、寒风和冰冷的空气,让这个县城显得有些阴郁和荒凉。

雨幕深处,城南的国营水泥厂家属院像块霉的旧石膏板,三栋苏式筒子楼的墙皮剥落得露出里面的红砖。

李仕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家属院泥泞的水泥路上,酵的烂菜叶混着煤渣粘在他的裤腿上却浑然不觉。

就快要走出家属院的时候,李仕山终于停下了脚步。

他转身看着眼前存在了几十年的国营水泥厂,如今变得如此破败不堪,心情无比地沉重。

今天李仕山来这家水泥厂是有目的的。

这些天他在翻阅“谷山公路”

工程预算明细表的时候,现建设公路的主要材料水泥和沥青的价格非常高,出了市场价百分之二十以上。

最开始李仕山还以为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儿腻。

仔细询问后李仕山才得知,原来水泥和沥青都要从外地采购,谷山县并不能生产。

县里不能生产沥青,李仕山可以理解。

沥青的生产需要非常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只有经济强县或者是市里才有能力建设工厂。

可是水泥作为基础建材,需求量大,生产技术相对简单,每个县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两家。

怎么谷山县会没有呢。

李仕山又做了进一步调查得知,原来在2002年,谷山县国营红星水泥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他这次过来的目的就是实际查看情况,想办法让水泥厂恢复生产。

要是修路的水泥都是谷山县自己生产的,不仅修路的成本能节约不少,以后县城的建设也离开水泥厂。

结果走了一圈下来,水泥厂的情况已经不能用“不容乐观”

来形容,应该说是“满目疮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