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十骑星奔寻证往,一仓寥落见奸心(2 / 6)
仓门——若门是完好的,说明石崇没察觉;若门被撬,就留意地上的痕迹,比如脚印、兵器残片,这些能帮咱们判断是谁转移了罪证。还有,密谈牍是纸质的,石崇可能会用油布包着,你在石窟里仔细找,别漏了角落。”周冲躬身应道:“谢大人放心,属下会仔细勘察,绝不放过任何线索。”
周冲走出书房,快步走向校场。校场上,十名玄夜卫骑士已备好马匹,手里握着长矛,背上背着弓箭,马鞍旁挂着干粮和水囊——都是按萧栎的吩咐准备的,轻便且实用,适合星夜奔袭。“校尉!”骑士们见周冲来,齐声喊道。周冲翻身上马,举起手中的图纸:“目标西山黑松林,沿途加速,不许出声,到了地方听我命令!”
马蹄声在夜色中响起,十骑像一道黑影,冲出萧栎府,往西山方向奔去。路上,周冲不断催促马匹,却也时刻留意四周——西山属京郊,平时有玄夜卫北司的哨所巡逻,秦飞虽被贬,旧部仍在,若被发现,会平添麻烦。好在有萧栎给的令牌,过第一个哨所时,哨兵见了令牌,只问了一句“郡王的差事?”,便放行了。
奔出半个时辰,周冲勒住马,让骑士们停下休息——马匹需要喘口气,人也得喝点水。他靠在一棵树下,拿出图纸,借着月光再看一遍:黑松林在西山南侧,离京城有五十里,按现在的速度,再走一个时辰就能到。“兄弟们,再加把劲!”周冲对骑士们说,“到了黑松林,咱们就离成功近一步了,到时候郡王和谢大人都会记着咱们的功劳!”骑士们齐声应和,重新翻身上马,马蹄声再次响起,消失在夜色中。
天快亮时,周冲带着十骑终于到了西山黑松林。他先让骑士们在林外隐蔽,自己则下马,借着晨雾,悄悄摸进松林——按柳明的图纸,松林里有三棵老松,树下有块半人高的石头,是秘廪路径的起点。
果然,走了约半柱香的时间,周冲就看到了那三棵老松,树下的石头上还留着石崇心腹刻的记号(一道横线,两道竖线)。他沿着石头旁的小路往前走,避开柳明说的暗沟和陷阱——有的暗沟上盖着茅草,轻轻一踩就会陷下去;有的草丛下是木板,先试探,确保安全后再往前走。
又走了半个时辰,断崖出现在眼前。周冲趴在崖边往下看,断崖下左侧果然有个石窟,洞口被一块青石挡住,与柳明的图纸完全一致。他打了个手势,让骑士们在崖上警戒,自己则顺着崖壁上的藤蔓,慢慢滑到石窟前。
青石上没有明显的痕迹,周冲试着转了转——纹丝不动,看来是需要特定的力度。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抓住青石,用力顺时针转了三圈,只听“咔嗒”一声,青石缓缓移开,露出石窟的入口。一股霉味从里面飘出来,夹杂着粮食的气息,周冲从腰间摸出火折子,点亮后走进石窟。
石窟不大,约有两间屋子大小,里面的景象却让周冲心头一沉:地上散落着粮食,有的已经发霉;几个银箱倒在地上,里面的银子不见了,只剩下几块碎银;最里面的木箱被打开,里面空空如也,没有任何纸质的东西。周冲拿着火折子,仔细检查每个角落——石窟的墙壁是实心的,没有暗格;地上的粮食划痕,像是用特制的工具弄开的。
周冲走出石窟,在洞口的地上发现了半枚铁牌——玄夜卫北司的制式,上面刻着个“崇”字,边缘还有磨损的痕迹。他捡起铁牌,放在手里掂量:这是石崇心腹的信物,当年秦飞给石崇的人都发过这种铁牌,凭牌可以调动北司的小股人手。“看来是石崇自己转移了罪证。”周冲心里想,又在周围勘察了一圈,发现几串脚印——都是成年男子的,穿着玄夜卫的靴子,往松林外的小路去了,看来是石崇的人转移罪证后,从这条路离开的。
周冲爬上崖,对骑士们说:“秘廪空了,罪证被转移了,咱们先回去,把这里的情况禀报郡王和谢大人。”骑士们虽然失望,却也明白事已至此,只能先返回。周冲带着十骑,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手里攥着那半枚铁牌——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或许能帮谢大人找到罪证的去向。
萧栎府的书房里,谢渊正看着石崇近旬的行踪录——这是周显派人送来的,上面详细记录了石崇每天的去处:三日前去了镇刑司旧署,两日前去了京郊庄园,昨天和今天则四赴诏狱,每次都是上午进去,下午出来,手里都提着个锦盒,进去时锦盒是满的,出来时是空的。
“谢兄,你看这行踪有问题吗?”萧栎坐在一旁,手里拿着周冲送回来的半枚铁牌,“周冲说,秘廪的锁是被撬开的,铁牌是石崇心腹的,看来是石崇自己转移了罪证。”谢渊指着行踪录上的“四赴诏狱”,对萧栎道:“郡王你看,石崇以前很少去诏狱,就算去,也是每月一次,可这三天却去了四次,每次都带锦盒——他说是‘探视旧党’,可诏狱里的旧党都是些小角色,不值得他这么频繁地跑。”
萧栎凑近看行踪录:“你的意思是,他借着探视旧党的名义,把密谈牍藏进了诏狱?”谢渊点头,从案上取来一本《大吴狱政志》,翻到“诏狱规制”那一页:“诏狱是石迁当年建的,地牢深处有暗室,本来是用来藏镇刑司的赃物,后来石迁被处死,暗室就没人管了,现在诏狱署提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