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铁马冰河,志在幽燕(3 / 5)

加入书签

瑞没想到刘焕会拿“手令”挡他,顿时语塞,只能道:“手令……陛下还未批下,臣先过来问问,等手令批下,再来调取。”说罢,便匆匆离开户部。

周瑞回到工部,立刻给石崇写了封回信,说明“刘焕需手令才给查账”。石崇接到回信后,气得拍桌:“刘焕这老狐狸,定是跟谢渊一伙的!”徐靖坐在一旁,道:“石大人,不如我们绕过户部,直接去兵部查?杨武是谢渊的人,恐不好办,但镇刑司的旧吏还在兵部外徘徊,可让他们设法偷出粮草记录。”石崇点头:“只能如此!你让镇刑司的旧吏今晚潜入兵部密库,务必偷出粮草记录,若偷不出,便烧了它,让谢渊无据可查!”徐靖应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同一时间,兵部衙署里,谢渊正与杨武梳理边镇粮草记录。杨武拿着“宣府卫正德三年冬粮草损耗”的账册,道:“大人,这笔损耗是因瓦剌袭扰粮草运输队,损失了五千石粮食,当时李默将军已奏报陛下,陛下也已批复‘属战事损耗,不追责’。还有大同卫正德四年春的军粮拨付,是因连日大雨,道路泥泞,延迟了三日,岳谦将军也有奏报,这些都有记录可查,旧党若想拿这些做文章,根本站不住脚。”

谢渊点头:“话虽如此,可旧党若偷不到账册,说不定会放火烧了密库,毁了证据,到时候他们反咬一口,说我们‘毁证灭迹’,麻烦就大了。你即刻去加强密库的守卫,派十名精锐士兵日夜看守,再在密库周围布置暗哨,若有可疑人员靠近,即刻拿下,不可惊动其他人。”

杨武躬身应道:“属下遵令!另外,玄夜卫的秦飞指挥使派人来传信,说徐靖遣了信使赴大同卫,恐是要联络旧党制造边患,让我们提醒岳谦将军多加防备。”谢渊道:“我已拟好奏疏,你即刻派人送往大同卫,让岳谦将军加强边防,密切关注瓦剌动向,若有异常,即刻奏报,不可擅自出兵,以免中了旧党的圈套。”

杨武离开后,谢渊拿起桌上的粮草账册,再次仔细核对。他知道,旧党已被逼到绝境,定会不择手段,自己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既要守住证据,又要稳住边镇,还要防住朝堂的暗箭。谢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又忍不住咳了起来,帕子上的淡红印子似乎又深了些,他却顾不上休息,只想着尽快将所有漏洞堵上,才能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站稳脚跟。

吏部侍郎张文这段日子过得格外煎熬。他既不敢得罪石崇、李嵩,又不愿违背良心附和旧党构陷谢渊。今日清晨,李嵩找他谈话,让他在吏部考核中“多关注谢渊的下属”,若有“考核不合格”的,即刻奏报,实则是想通过打压谢渊的下属来削弱他的势力。

张文回到吏部,坐在案前,看着桌上的官员考核档案,心中满是纠结。他翻开兵部下属的考核记录,见杨武的考核记录上写着“勤勉尽责,调度有方”,是上等;宣府卫李默的考核记录也是上等。张文叹了口气,将档案合上——他知道,若按李嵩的意思,即便杨武、李默实绩突出,也要找出些“小错”定为中等,可这样做,不仅违背了《文官考核制度》,更是对忠良的不公。

正当张文犹豫时,吏部主事进来禀报:“张大人,户部侍郎陈忠派人来送边镇粮草调度的参考资料,说您之前要的‘粮草与官员考核挂钩’的条款,可参考这些资料制定。”张文接过资料,见里面还夹着一张陈忠的字条,写着“谢大人为边镇操劳,粮草调度实无过错,望张大人以实绩为准,勿被党争裹挟”。

张文看着字条,心中渐渐有了决断。他想起萧桓在朝会上的训示“同心治国”,想起谢渊的忠勇、王瑾的正直,再对比石崇的构陷、李嵩的打压,终于明白——只有坚守律法与实绩,才能在朝堂立足,党争只会自取灭亡。张文拿起笔,在杨武、李默的考核记录上写下“上等,建议留任并酌情升迁”,随后便将档案锁入柜中,不再理会李嵩的叮嘱。

可张文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定会得罪旧党。他悄悄让人去玄夜卫找周显,希望玄夜卫能多关注吏部的动向,若旧党报复,也好有个防备。周显接到张文的消息后,便派了两名探子暗中保护张文,同时也将张文的倾向密奏萧桓——中立派的转向,对稳固朝局至关重要,萧桓得知后,也暗暗松了口气。

大同卫方向,玄夜卫的探子已按秦飞的指令,在半道截住了徐靖的信使。那信使刚走到离大同卫还有五十里的驿站,便被两名伪装成商人的玄夜卫探子拦住。“这位兄弟,借个火。”探子一边说,一边趁信使不备,将迷药撒在他脸上,信使瞬间晕倒。

探子们将信使拖到驿站后的柴房,打开他随身携带的锦盒,里面果然有一封密信。密信是徐靖写给大同卫旧党成员的,上面写着“十月初三夜,引瓦剌游骑袭扰宣府卫边境,制造粮草损耗假象,嫁祸谢渊防务不力”。探子们将密信抄录一份,原件放回锦盒,再将信使弄醒,伪装成“被劫匪抢劫”的模样——信使醒来后,只觉头晕脑胀,见锦盒还在,便以为只是遇到了劫匪,没多想,继续赶往大同卫。

抄录的密信很快通过飞鸽传到了秦飞手中。秦飞拿着密信,即刻前往玄夜卫衙署,呈给周显:“大人,徐靖的密信已截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