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权争不似锋刀利,计出尤如毒蟒伸(7 / 8)
,“岳谦大人兼任副统领,周武的旧部会不会闹事?”谢渊摇了摇头:“秦飞已经查清楚了,周武的旧部大多是被胁迫的,只要咱们既往不咎,再补发他们的军饷,他们就不会闹事。岳谦办事沉稳,有他在,京营不会出问题。”他顿了顿,又道,“你去通知杨武,让他整理军器局的改革方案;再通知陈忠,让他尽快拨付宣府的粮饷,不能再拖延了。”
于科应道:“属下遵命!”他刚要走,老吏走进来禀报:“大人,秦飞大人求见。”谢渊笑道:“快请进来。”秦飞走进衙署,躬身行礼:“谢大人,石崇、徐靖已经被打入诏狱,周铁大人正在审讯,相信很快就能查出他们通敌的罪证。”谢渊点了点头:“辛苦你了。这次要是没有你和张启,咱们还真难扳倒他们。”
秦飞道:“这是属下的职责。谢大人,还有一件事,陛下让属下转告您,希望您能兼任吏部尚书,整顿吏治。”谢渊愣了愣,随即躬身道:“臣遵旨。只是臣身兼兵部、御史台,再兼领吏部,怕是精力不济。”秦飞笑道:“陛下说了,吏部有张文大人协助,您只需把握大方向即可。陛下信任您,才让您担此重任。”
谢渊叹了口气:“陛下信任,臣不敢推辞。”他知道,萧桓让他兼领吏部,是想让他彻底掌控朝堂,防止再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这既是信任,也是沉甸甸的责任。秦飞走后,谢渊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皇城,眼神坚定:“既然陛下信任,臣就一定要办好,为大吴的百姓,为这江山社稷,尽一份力。”
于科站在一旁,看着老师的背影,心里满是敬佩。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但只要有谢渊在,兵部就稳,朝堂就稳,大吴的江山就稳。衙署的烛火再次燃了起来,照亮了案上的《大吴会典》,也照亮了这刚刚经历过风暴的朝堂,更照亮了大吴未来的希望。
御书房内,萧桓看着周铁递来的审讯结果,石崇、徐靖不仅构陷谢渊,还真的与瓦剌探子有联系,许诺只要瓦剌出兵相助,就割让北疆三城。他将审讯结果扔在桌上,怒不可遏:“真是胆大包天!竟敢通敌叛国!传旨,将石崇、徐靖斩首示众,家产抄没,族人流放三千里!”内侍官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待内侍官退去,萧桓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兵部衙署的方向,那里的烛火亮得正旺。他想起早朝时谢渊沉稳应对的模样,想起南宫事变时那道未燃的烽火,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石头。谢渊是真的“为社稷”,没有私心,这样的臣子,值得他信任。
“陛下,谢渊大人求见。”内侍官的声音传来。萧桓笑道:“让他进来。”谢渊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陛下,臣递上《吏治改革疏》和《军器局整顿方案》,请陛下御览。”萧桓接过疏文和方案,快速扫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谢尚书考虑得很周全。吏治改革和军器局整顿,就按你的方案办,朕全力支持你。”
谢渊躬身道:“谢陛下信任。只是臣身兼三职,怕是精力不济,恳请陛下另选贤能执掌吏部。”萧桓摇了摇头:“朕相信你的能力。张文协助你,不会让你太累。再说,只有你兼任三职,才能彻底整顿朝堂,防止再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他顿了顿,又道,“朕知道你辛苦,但这大吴的江山,还需要你多费心。”
谢渊看着萧桓真诚的眼神,心里满是感动,躬身道:“臣定不辜负陛下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萧桓点了点头,走到谢渊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知道你身体不好,朕已让太医院给你配了最好的汤药,你要好好休养,才能帮朕撑起这江山。”谢渊躬身道谢:“谢陛下关怀。”
待谢渊走后,萧桓回到御案前,拿起谢渊的《吏治改革疏》,再次仔细翻看。他知道,这场暗流涌动的权力博弈,不仅清除了石崇、徐靖等奸佞,更让他找到了能辅佐自己的忠臣。以后的大吴,只要有谢渊在,吏治会越来越清明,边防会越来越稳固,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御书房的檀香依旧浓郁,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御案上的疏文和方案上,暖洋洋的。萧桓拿起笔,在疏文上批了“准奏”两个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他赢了,赢得了忠臣的辅佐,赢得了朝堂的清明,更赢得了大吴江山的稳固。奉天殿的朝钟再次敲响,悠扬的钟声回荡在皇城上空,仿佛在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片尾
暮色漫过皇城的雉堞,将奉天殿的琉璃瓦染成温暖的橘色。谢渊走出兵部衙署,于科提着灯笼跟在身后,灯光映着青石板路,也映着两人的身影。远处的诏狱方向传来零星的钟声,那是石崇、徐靖伏法的信号,可谢渊的脸上却没有喜悦,只有一丝凝重。
“老师,您在想什么?”于科问道。谢渊叹了口气:“在想以后。石崇、徐靖虽然伏法了,但官官相护的弊病还在,吏治改革任重道远。”他抬头望向皇城,御书房的灯火还亮着,“陛下信任我,我不能让他失望。”于科点了点头:“有老师在,一定能办好。”
两人走到街角,见秦飞带着玄夜卫的密探正在巡逻,秦飞见到谢渊,躬身行礼:“谢大人。”谢渊点了点头:“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