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南宫静待雷霆势,北司空持缉逆章(2 / 4)
盏,语气带着敷衍:“秦大人,陛下病笃,无旨调兵,若咱们擅自行动,便是谋逆。再说,百姓传谣,不过是闲聊,何必小题大做?”
秦飞急得起身:“周大人,这不是小题大做!石崇要助萧桓复辟,京营已附逆,宣府兵已到卢沟桥,再不管,京师就丢了!”周显放下茶盏,眼神冷了下来:“秦大人,管好你北司的事,别管太多。否则,别怪本官参你‘擅权惑众’。”秦飞看着周显躲闪的眼神,突然明白——周显定是被石崇拉拢了,他再争辩,也没用。
张启(从三品玄夜卫文勘房主事)走进来,递上《密探禀帖》:“大人,李默的宣府兵已在卢沟桥扎营,秦云副将令京营兵辰时换防时,只留五十人守正阳门暗门。”秦飞接过禀帖,心沉到谷底——他知道,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逆党行动,却无力阻拦,只能令张启“续盯南宫、京营,录下逆党动手的痕迹,日后给谢大人看”。
京营副将秦云的府中,石崇的密探正拿着“复位后升都督佥事”的承诺信,笑着说:“秦大人,萧桓陛下已许您从二品都督佥事,掌京营右卫,比您现在的从三品副将高两级,明日辰时开暗门,便是您的‘从龙之功’。”
秦云握着信,手指在“都督佥事”上划了划,心里满是纠结——他是谢渊举荐的,七年前谢渊还教他练兵,可“从二品”的诱惑太大,且石崇手里有他去年“私放逃兵”的把柄,不附逆便是死路一条。“萧桓陛下真能复位?谢渊大人若回来,怎么办?”他低声问,试图给自己找个“背叛”的借口。
密探冷笑:“谢渊?他忙着送粮,粮车被刘焕大人的属吏拦住,回不来!再说,京营的兵卒多是萧桓陛下的旧部,您若开暗门,兵卒们定会拥护,谢渊就算回来,也指挥不动京营。”秦云闻言,心里的纠结渐渐消散,接过密探递来的令牌——那是开正阳门暗门的信物,“明日辰时,我会令守暗门的兵卒撤离,只等宣府兵入城。”
户部衙署的粮库前,刘焕正令属吏李四往粮车上搬粮,这些粮是要送去西市,“免费发放”给迎驾的百姓,为萧桓复位造势。“李四,你带十名属吏,明日辰时把粮拉到南宫墙外,见百姓就发,说‘萧桓陛下赏的免赋粮’,越多百姓来迎驾越好。”刘焕的声音带着得意,他知道,这些粮是挪用的大同卫军粮,可只要萧桓复位,他就能升理藩院提督,挪用军粮的事,自然会被压下去。
李四皱眉:“大人,大同卫的粮饷本就不够,再挪用,谢渊大人回来,定会参咱们‘慢军之罪’。”刘焕拍了拍李四的肩:“怕什么?萧桓陛下复位后,谢渊就是‘逆臣’,咱们参他还差不多!再说,我已给你许了‘户部主事’的官,明日迎驾后,就给你升官。”李四闻言,眼睛一亮,不再犹豫,指挥属吏搬粮——贪婪的欲望,让他忘了边军还在断粮。
刑部衙署的案上,周铁拿着秦飞送来的《逆党证据》,上面记着石崇传谣、张文勾连京营的事,气得拍案:“刘景侍郎,即刻派人去抓石崇的亲信!再晚就来不及了!”刘景却慢悠悠地翻着《大吴律》,语气带着敷衍:“周大人,《大吴律》载‘无君旨,不得擅捕二品官员’,石崇是从二品镇刑司副提督,咱们没旨,不能抓。”
周铁怒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讲律法!萧桓要复辟,京师要丢了,你还在这拖!”刘景抬起头,眼底满是冷漠:“周大人,不是我拖,是石崇大人手里有您去年‘私放死囚’的账册,您若抓他,他就把账册呈给萧桓陛下,到时候您丢官抄家,可别拉上我。”周铁闻言,脸色瞬间惨白——他去年为救老友,私放了一名定死罪的官员,没想到被石崇抓住把柄,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刘景拖延,无力查逆。
南宫墙外的老槐树下,玄夜卫暗探王五(扮成樵夫)靠着树干,手里攥着“速记纸”,记录着南宫的动向——魏奉先正指挥小太监打扫宫门,看来是在准备迎驾;石崇的亲信进进出出,手里拿着“宫门禁符”,定是在联络京营。
“王五,秦飞大人令咱们录下逆党动手的痕迹,可咱们只有两人,若石崇的人发现,怎么办?”暗探赵六(扮成货郎)凑过来,声音带着紧张。王五摇头:“没办法,周显大人不让调人,咱们只能硬盯。谢大人还在大同卫,咱们得把证据留好,等谢大人回来,才有机会翻盘。”
正说着,远处传来百姓的呼喊声——张三带着一群人往南宫跑来,手里举着“萧桓陛下万岁”的小旗。王五和赵六忙躲到树后,看着百姓围在南宫墙外,魏奉先出来说“陛下明日辰时出宫”,百姓们欢呼雀跃,两人心里满是无力——舆论已彻底倒向萧桓,他们的盯防,不过是徒劳。
卢沟桥畔的宣府卫军营里,李默正令兵卒检查铠甲、兵器,三百宣府兵列成方阵,随时准备入城。属吏(宣府卫镇抚)张七走到跟前,低声道:“大人,谢渊大人的密探送来信,说‘若您弃暗投明,既往不咎’,咱们……要不要反水?”
李默冷笑,把密信扔在地上:“反水?石崇手里有我去年‘私放瓦剌细作’的把柄,我若反水,他就把把柄呈给萧桓陛下,到时候我还是死路一条!再说,萧桓陛下许我‘京营总兵’,从二品的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