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唯有枢臣心似灼,边筹未罢顾朝班(4 / 4)

加入书签

桓踏上台阶的背影,尚方剑握在手中,却难以下挥——他知道,此刻的逆党,已势不可挡,大吴的社稷,怕是要易主了。

卷尾语

南宫闻谶语案,非“私谋未遂”之浅事,乃“逆党借势成局,护纲者暂难抗衡”之紧张对峙——萧桓以谶聚民心、固旧部,终从“幽禁之君”蜕为“复位之主”;石崇辈以谋布网,拢官员、调兵卒、惑百姓,步步为营,终近“夺权之业”;谢渊、秦飞虽怀公心护纲,然边筹牵绊、逆党势盛,暂难扭转大局。

此案之警,在“谶语可聚势,私谋能成局”——逆党借“天命”之名,行“夺权”之实,官员因贪升秩而附,百姓因盼免赋而趋,显“民心易惑,官心易动”之理;谢渊虽以“边筹为重”,却也暴露“公纲护持需统筹全局”之要,秦飞虽侦异动,却陷“孤掌难鸣”之困,显“监察之力需借朝堂之势”之实。

南宫的龙袍、正阳门的暗门、宣府兵的旗帜、午门的朝拜,皆为“逆党近功成”之注脚——萧桓的复位之路已近终点,石崇的夺权之业即将落地,虽有谢渊、秦飞坚守,然大局已倾,复辟之局,只待最后一步。此亦为成武朝社稷之危局,留“公心护纲需早谋,私谋成势难逆转”之镜鉴,待后世评说。

《大吴名臣传?谢渊传》载:“成武中期,逆党借谶谋复辟,渊方筹边,虽急赴午门护纲,然逆党势盛,暂难抗衡,复辟之局遂成。时人叹曰:‘枢臣有心护社稷,奈何逆势已难挡。’”诚哉斯言!南宫闻谶语案,非谢渊、秦飞之过,乃逆党借势太盛、民心官心易动之故,亦为大吴朝局之转折,留待后续“社稷安危”之续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