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风递甲声频敛袖,灯藏计迹暂遮忧(2 / 4)

加入书签

紧名册,显是怕萧桓否决这“以私胁人”之策。

萧桓眉头微蹙——他虽盼复辟,却不愿用“胁子”之法,恐失人心。可转念一想,谢渊掌政多年,若不用些手段,难破京营防线,遂道:“此法需隐秘,不可伤及秦云之子,更不可泄于外,免落‘苛待忠臣’之名。”

石崇见萧桓应允,眼底闪过一丝得意:“臣省得!此外,臣已令旧吏伪造‘谢渊与瓦剌通款’的密信(仿谢渊笔迹,用陈年徽墨),若谢渊执意阻拦,便将密信散于京营,惑乱军心——谢渊纵有百口,亦难辩白!”

萧桓闻言,心头一震——伪造通敌密信,是“构陷忠良”之罪,若事败,他便是第二个石迁。他刚要开口否决,却见石崇已躬身道:“陛下,此乃万不得已之策!谢渊威望高,若不毁其名,京营难乱,复辟难成!”萧桓望着石崇决绝的眼神,终是沉默——他知道,复辟本就无“干净”之路,若要成,便需忍下这些“手段”。

徐靖见石崇献策毕,上前一步,将手中黄麻纸递上:“陛下,此乃诏狱卒的部署图。臣掌诏狱卒五百,皆为死囚,许以‘举事成功免罪、授从九品校尉’,皆愿效死。臣请令狱卒于举事当日辰时一刻,从正阳门西侧暗门(永熙帝时修,仅诏狱署掌钥者知)潜入,控宫门守军,迎陛下入宫。”

萧桓展开图,见上面标注着暗门的位置、狱卒的行进路线,甚至标着“守军换岗时辰”(辰时二刻),细节周密,点头道:“暗门乃要地,如何确保守军不察觉?”

“臣已联络宫门守军百户,许以‘复位后升千户’,令其于换岗时故意拖延,为狱卒潜入留半刻空隙。”徐靖答,声音比石崇沉稳,“此外,臣已令诏狱署主事王某,将狱中‘石迁通敌案’的卷宗暂移他处——谢渊若令玄夜卫查案,便无实证可寻,可拖延其注意力。”

萧桓想起徐靖曾包庇石迁旧党,拖延罪证核验,此刻又借卷宗避查,心里明了:徐靖既盼复辟成功掌理刑院,又怕谢渊查旧案清算他,故需借举事“洗白”。他问道:“若谢渊令玄夜卫突袭诏狱,如何应对?”

“臣已令狱卒在诏狱署外挖暗沟,若遇突袭,可从暗沟退至镇刑司旧库房,与石大人的旧吏汇合。”徐靖答,目光扫过石崇,带着几分试探——他怕石崇独占功劳,故需提“汇合”,确保自己不被孤立。

石崇察觉徐靖的心思,冷哼一声:“徐大人放心,镇刑司旧吏定会接应,只是别到时候狱卒怯战,误了陛下大事。”

徐靖脸色微变,刚要反驳,萧桓抬手制止:“此刻非争功之时,你二人需同心协力。徐靖,诏狱卒需严加约束,不可扰民,若有劫掠百姓者,朕定不饶!”

徐靖躬身应“是”,眼底闪过一丝不甘,却也不敢再与石崇争执。

萧桓将名册与部署图放在案上,指尖点在“辰时”“辰时一刻”两处:“举事时辰定在三日后辰时,分三步:第一步,陈冀策动京营旧卒倒戈,控西翼;第二步,徐靖令狱卒开暗门,控宫门;第三步,朕持旧符赴前营,号令旧卒,入皇宫见代宗,逼其禅位。”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二人,语气加重,“切记,若遇谢渊,先示以‘复位安社稷’之意,若其不允,再避冲突,不可硬拼——谢渊掌全国军政,硬拼必败。”

石崇皱眉:“陛下,谢渊若阻宫门,狱卒恐难敌京营主力,若不早做应对,恐误大事!臣请令宣府卫副总兵李默,于举事当日辰时,率宣府卫兵袭京营北翼,牵制谢渊兵力。”他早与李默联络,许以“复位后宣府卫自主防务”,却一直未向萧桓提及,此刻怕谢渊阻路,才急忙道出。

萧桓闻言,心头一喜——李默掌宣府卫,若能袭京营北翼,谢渊必分心,复辟胜算大增。可他又顾虑:“李默乃谢渊麾下,若其反水,谢渊定会察觉,如何确保他按时出兵?”

“臣已令旧吏送李默‘京营布防图’(石崇仿兵部手札绘制),许以‘若事败,便将图献谢渊,称是臣逼他反水’,李默为自保,必不敢违约。”石崇答,语气带着得意——他早算到李默的“首鼠两端”,故留了退路。

徐靖补充道:“陛下,臣还联络了吏部侍郎张文、礼部侍郎林文——张文愿在举事当日,以‘吏部核查京营官缺’为名,拖延谢渊调兵文书;林文愿以‘祭祀先帝陵寝’为名,请代宗令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率暗探赴陵寝,离京营防区。二人皆盼复位后升尚书,必能办妥。”

萧桓听二人提及张大人、林大人,心里更定——张大人掌吏部考核,能拖延调兵文书;林大人掌祭祀,能引开秦飞,这便是“官官相护”的便利,旧党虽各怀私念,却能为复辟所用。他点头道:“张文、林文之事,需你二人亲自联络,不可假手他人,免生变故。”

石崇见萧桓应允,又从怀中取出一页纸——是镇刑司旧吏仿玄夜卫手札写的“巡查令”,上面印着秦飞的假印(石崇令工匠仿刻):“陛下,臣请令旧吏于举事前三日,将此令散于南宫周边暗探,称‘秦飞令赴镇刑司库房查案’,引暗探离南宫,为陈冀、卫安(西角门卫官)行事留空隙。”

萧桓接过“巡查令”,见上面的字迹、印鉴与玄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