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莫道阉人多奸佞,也有丹心照汗青(4 / 4)
的阴谋得逞,绝不能让大吴的江山毁在奸佞手中。他拿起笔,在一张白宣纸上写下“玄夜卫北司指挥使:速截通州私仓粮,护太保,除户部侍郎”几个字,准备明日让老奴带给玄夜卫北司指挥使。不知过了多久,殿外传来鸡叫,天快亮了。帝桓走到杂物间,见老太监已睡着,棉袍裹得紧紧的,脸上却带着一丝安心的笑意。他轻轻叫醒老太监:“该准备了,辰时快到了。”老太监立刻清醒,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洒扫服,又将棉袍叠好,递给帝桓:“陛下,棉袍还给您,老奴穿着它,反而显眼。”
帝桓接过棉袍,又将写好的字条递给老太监:“这个你拿着,务必交给玄夜卫北司指挥使。记住,出殿后若遇到侍卫盘问,就说你是来清理杂物的,我已跟侍卫长打过招呼(昨日他故意训斥侍卫长‘杂物间脏乱,需好好清理’,为今日做铺垫)。”老太监接过字条,藏在发髻里,用力点头:“陛下放心,老奴定不辱命。”
辰时一到,殿外传来清理太监的脚步声。帝桓按照计划,故意将案上的茶杯打翻,茶水洒了一地。“怎么搞的!”他故作恼怒,喊来清理太监,“还不快过来收拾!”清理太监慌忙进来,蹲在地上擦茶水,注意力全在地上。老太监趁机从杂物间出来,低着头,装作洒扫的样子,慢慢挪出殿门。
殿门外的侍卫见他是洒扫太监,又想起昨日帝桓训斥侍卫长的话,便没有盘问,任由他离开。帝桓站在殿内,望着老太监的身影消失在宫墙拐角,心中既担忧又期盼——担忧他路上遇到危险,期盼他能顺利找到玄夜卫北司指挥使。他走到案前,摸了摸怀中的手谕夹层,密信和碎片还在,那是扳倒吏部尚书、保护太保的关键。
不多时,殿外传来侍卫的喧哗声,想来是吏部尚书的人发现老太监失踪,开始搜宫。帝桓坐在案前,故作镇定地翻阅《大吴祖制录》,心中却在默念:老奴,一定要平安;玄夜卫北司指挥使,一定要及时;太保,一定要安好。
片尾
宫墙外,老太监一路避开哨探,左臂和左腿的伤越来越疼,却仍咬牙坚持。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的,不仅是陛下的嘱托,更是大吴的希望。夕阳西下时,他终于看到了西郊医帐的影子,玄夜卫北司指挥使派来的暗卫正守在帐外。“我要见玄夜卫北司指挥使大人……有陛下的密信……”老太监说完这句话,便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卷尾语
大吴旧宦南宫递密之夜,宦者以残躯赴险,帝以仁心护忠,终破吏部尚书党之禁,传清奸之讯。老太监非显贵,却承先帝旧恩,怀社稷之念,冒死递密,显“匹夫虽微,可担大义”之理;帝虽囚南宫,却未失帝王之明,辨忠奸、定巧计,护宦者、传密令,见“困厄之中,仍存仁智”之质。此密非仅泄吏部尚书党谋陷太保、截留粮饷事,更促玄夜卫北司指挥使“截粮护太保”之策,为后续吏部尚书党败、太保安、京师定埋下关键伏笔。然吏部尚书党未除,瓦剌仍窥,老太监虽抵西郊,却因失血过重昏迷,能否苏醒、玄夜卫北司指挥使能否及时截粮,尚需后续印证。然此夜之忠与智,已为大吴中兴添一重要注脚——忠不分贵贱,智不畏困厄,方是社稷存续之根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