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至今犹说当年事,忠义之名永不隳(3 / 5)

加入书签

贼!想拿信?做梦!”他猛地拔出腰间的短刀,刺向自己的喉咙——血溅在瓦剌兵的脸上,他倒在地上,眼睛仍望着南京的方向。

东路的周仓等人,走通州密道,刚出密道,就遭遇瓦剌细作(李嵩派来的)的偷袭。细作大喊:“死士在这里!”瓦剌伏兵立刻围上来。周仓拔出长刀:“兄弟们,护信!”八名京营卒冲上前,与瓦剌兵厮杀起来。一名京营卒中箭,仍死死抱住一名瓦剌兵,让周仓快跑;另一名卒子断了胳膊,用单手挥刀,挡住瓦剌兵的去路。

周仓带着信,往通州城外跑,身后的兄弟一个个倒下。他的腿被箭射中,摔倒在地,爬起来继续跑——他想起谢渊的嘱托,想起京师的百姓,咬着牙,一瘸一拐地往南京方向奔去。

西路的八名玄夜卫卒,走房山旧驿道,却因驿道年久失修,陷入沼泽。两名卒子为了救同伴,被沼泽吞没;剩下的六人,刚走出沼泽,就被瓦剌伏兵(李嵩泄秘时提及的西路可能路线)围住。玄夜卫卒们用弩箭射退瓦剌兵,可弩箭用完了,就用刀,刀断了就用拳头。最后,只有两名卒子(从八品吴能、从九品郑六)突出重围,继续往南京走。

此时的京师,秦飞正派人侦查突围情况。暗探回报:中路沈烈战死,赵二生死不明;东路周仓重伤,仍在逃亡;西路仅两人突围。谢渊听着汇报,眼泪掉了下来——二十名死士,才走了半日,就只剩四人,这一路,不知还要牺牲多少。

秦飞的暗探不仅侦查到突围情况,还抓获了李嵩派去给瓦剌细作送第二封信的小吏(信中写着“东路死士重伤,可追”)。秦飞带着小吏和密信,直奔李府。李嵩见秦飞带着人来,知道事情败露,想从后门逃跑,却被玄夜卫卒堵住。

“李嵩,你通敌泄秘,害死多名死士,还有何话可说?”秦飞拿出密信,扔在他面前。

李嵩瘫在地上,哭喊道:“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议和,保京师……”

“保京师?”秦飞冷笑,“你是想保你自己!你私藏军资、通敌的事,以为能永远掩盖?”

秦飞将李嵩押回玄夜卫,即刻审讯。在铁证面前,李嵩终于招认:他不仅派小吏给瓦剌泄秘,还私藏了工部拨发的狐裘三十件、手炉一百个,甚至与瓦剌细作约定,若京师破,他愿献城,求瓦剌封他为“大吴丞相”。

谢渊将李嵩的罪证奏报萧桓,萧桓气得浑身发抖:“朕待李嵩不薄,他竟如此狼心狗肺!传旨,将李嵩打入诏狱,张文涉嫌同谋,一并抓捕!”

玄夜卫卒去抓张文时,张文正在府中烧毁私藏的军资账本。见玄夜卫来,他想跳楼自杀,却被卒子抓住。审讯后,张文招认:他知道李嵩泄秘,却未阻止,还帮李嵩隐瞒私藏军资的事,只因怕自己私藏粮饷的事暴露。

李嵩、张文被抓的消息传遍京师,百姓们围在诏狱署外,扔着烂菜叶、鸡蛋,骂道:“奸贼!害死那么多死士,该千刀万剐!”京营卒们得知后,更是义愤填膺:“若不是李嵩泄秘,死士们怎会牺牲这么多!”

谢渊看着百姓和卒子们的愤怒,心里清楚:必须严惩李嵩、张文,才能告慰死士的忠魂,安抚军民的心。他奏请萧桓,待京师解围后,将两人斩于西市,首级传九门示众——萧桓准允。

周仓拖着受伤的腿,跑了三日三夜,终于抵达南京城外。他的衣服早已被血和泥浸透,腿上的箭伤化脓,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可他怀里的蜡丸(信),却完好无损。南京守城卒见他穿着大吴京营的衣服,浑身是伤,立刻将他带到南京兵部衙署。

南京兵部尚书柳彦(正二品)见周仓进来,连忙起身:“你是……京师来的?”

周仓“扑通”跪下,从怀里掏出蜡丸,声音微弱:“柳尚书……末将是京师京营卒周仓……奉谢太保之命……来搬兵……这是求救信……”话没说完,就昏了过去。

柳彦立刻命人将周仓抬下去医治,然后打开蜡丸,取出求救信。信上,谢渊详细写了京师的危局:瓦剌五万兵围城,京营卒仅两万五千,粮尽弹绝,若不速派援军,京师必破;还写了需调浙、闽、粤三镇兵五万,从东路驰援,夹击瓦剌。信后附萧桓的手谕,盖着兵部尚书印和御史台印,确为真迹。

柳彦立刻召集南京守备太监王敬(从一品)、南京户部尚书(正二品)、南京都督同知(从二品)等人,召开紧急会议。王敬看着信,眉头紧锁:“柳尚书,京师此前有谣言,说谢太保私通瓦剌,这信……会不会是假的?”

柳彦摇头:“手谕和印鉴都是真的,且来的卒子重伤至此,若信是假的,他何必如此拼命?再说,京师若真破了,南京也难独善其身。”

南京都督同知也道:“柳尚书所言极是!我们应即刻调兵,驰援京师!”

会议决定:由南京都督同知率五万兵,分三路驰援京师:东路走扬州、淮安,中路走徐州、兖州,西路走颍州、开封,约定十日内在京师外围集结。同时,南京户部拨粮十万石,随援军运送,解京师粮荒。

周仓醒来后,得知南京已决定调兵,激动得泪流满面:“柳尚书……太好了……京师有救了……死士们的牺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