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千行血泪凝霜冷,一片丹心被墨漫(2 / 4)

加入书签

市街角的血痕早已淡去,却有人用白石灰在原处画了个模糊的人形,旁边写着\"北境魂\"。有个瞎眼的老妪,每天都来这里烧纸,火光里她总念叨\"我儿的血,该被记着\"——她的儿子,正是那个送血书的信使。

京师通政司衙门前。周显拄着断矛,蹒跚登上石阶,战袍已被血污浸透,左臂的伤口用破布缠着,渗出的血在石阶上滴出点点红痕。他怀里紧紧揣着一个油布包,里面是岳峰的血书——那是他率七人从大同卫突围,只剩他一人带到京城的东西。

\"通政使大人在吗?\"周显的声音嘶哑如破锣,守门的小吏见他衣衫褴褛,挥着鞭子要赶他走:\"哪来的兵痞,敢闯通政司?\"

\"我是大同卫百户周显,有岳指挥的血书要呈陛下!\"周显猛地扯开衣襟,露出怀里的油布包,\"再敢拦我,我就撞死在这牌坊下!\"

正争执间,通政使刘矩恰好出门。他见周显胸前的血迹,又看了看那油布包渗出的暗红,眉头一皱:\"带他进来。\"

入了内堂,刘矩解开油布包,血书的腥气扑面而来。那是一方白布,上面的字迹已有些发黑,却仍能看清\"大同将破\"、\"奸佞未除\"等字,笔画间的血珠凝结如豆,触之仍带凉意。刘矩读罢,手指微微发颤——这血书上劾的镇刑司缇骑李谟、兵部侍郎张敬,都是司礼监李德全的人,岂是轻易能呈上去的?

\"周百户,\"刘矩放下血书,\"你可知这血书一旦上呈,会惊动多少人?\"

周显跪在地上,额头磕得青肿:\"大人,大同卫快破了!岳指挥和数千弟兄都在等着陛下圣断!这血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弟兄们的命啊!\"

刘矩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你且在偏房歇息,我这就拟奏牍,亲自送去乾清宫。\"

东华门外,一辆青布马车正等着。刘矩捧着奏牍和血书,刚要上车,忽有一队玄色缇骑策马而来,为首的正是镇刑司指挥佥事王承恩——李德全的心腹。

\"刘大人这是要去哪?\"王承恩皮笑肉不笑地拦在车前,\"陛下刚歇下,恐不便打扰。\"

刘矩握紧手里的奏牍:\"王佥事,此乃边镇血书,按制当直达御前。\"

\"血书?\"王承恩的目光落在油布包上,\"莫非是大同卫那封?李谟缇骑早有密报,说岳峰勾结谢渊,伪造血书诬陷朝臣。刘大人是老成之人,怎会被边将蒙骗?\"

刘矩脸色一沉:\"镇刑司是监察机构,岂能干预通政司递呈?\"

\"干预不敢,\"王承恩挥了挥手,缇骑们围了上来,\"只是奉命'核验文书真伪'。刘大人若信得过在下,便将血书留下,待我等核验清楚,再呈陛下不迟。\"

刘矩后退一步,将血书护在怀里:\"王承恩,你敢拦阻军国密报?\"

\"不敢拦,\"王承恩突然变了脸色,\"但通政司若将伪书呈给陛下,惊扰圣驾,这个罪名,刘大人担得起吗?\"他凑近低声道,\"李公公说了,刘大人的小公子,昨日刚入国子监读书吧?\"

刘矩的手猛地一抖。他知道,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李德全在宫中势力滔天,若真要为难他的家人,易如反掌。他看着怀里的血书,又想起周显那布满血痕的脸,终是咬了咬牙:\"奏牍可以给你,但血书必须由我亲自呈递。\"

乾清宫西暖阁。萧桓靠在榻上,李德全正给他捶腿,徐文良坐在一旁,捧着一本《边镇军策》,实则心不在焉。

\"陛下,\"李德全见萧桓神色倦怠,轻声道,\"通政司刚才递了奏牍,说大同卫有血书到了。\"

萧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烦躁:\"又是岳峰?前几日谢渊的奏疏还没批完,他又弄出什么花样?\"

徐文良放下书,拱手道:\"陛下,臣已从王承恩处得知,那血书言辞激烈,劾李谟、张敬'私通北元',还牵连到...牵连到李公公。依臣看,必是谢渊与岳峰勾结,想借边患扳倒异己。\"

\"哦?\"萧桓坐起身,\"他们有这么大胆子?\"

\"陛下忘了土木堡之变?\"李德全适时插话,\"石亨当年也是边将,借着'夺门'之功把持朝政。如今谢渊在宣府,岳峰在大同,若二人联手,再勾结几个文官,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话戳中了萧桓的痛处。他复位三年,最忌边将与文官结党。当年被囚南宫的日子,夜夜梦见披甲的士兵踹开宫门,那恐惧至今未消。

\"血书呢?\"萧桓沉声道,\"呈上来看看。\"

片刻后,刘矩捧着血书进来,脸色苍白。萧桓接过血书,展开一看,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决绝——\"臣父岳忠泰,泰昌三年殉国于阳和口\"、\"镇刑司扣粮十七万石\"、\"李德全操纵其间\"......

看到\"李德全\"三字,萧桓的眉头猛地拧紧。他抬眼看向李德全,见他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浑身发抖,似是受了极大的冤屈。

\"陛下!\"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